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真的适合为君吗?(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真的适合为君吗?(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没有机会的。”刘仁轨摇摇头,手按在廊柱上,轻声道:“如今天下,说到底,不过是陇西门阀和河北门阀之争,李敬玄是河北门阀的关键人物,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五姓七家有一半都在。

  当年若是前线大战,需要河北支持,陛下恐怕也会让崔知温和李敬玄同时为相,更别说还有崔知悌的户部尚书。”

  李绚轻轻点头,后勤从来不仅仅是运输一事,粮草筹措才是根本。

  尤其当年在高原上,大军每一天都有无数的粮草在消耗,甚至还有高原的加成损耗。

  虽说有江南的粮草支应,但在江南的粮草运抵之后,朝中先是在河北收了一茬。

  这样导致了后来河北生变,一切都根源还是大战,但能够拖到吐蕃局势转变,河北世家起了不小作用。

  但从贡献到要挟,也不过是一转念间。

  “除了陇西门阀和河北门阀,河南一带,是以老夫为主,山东一带;原本是李敬业,但可惜……至于江南,萧氏倒台之后,如今江南弟子,在你麾下为多;两湖之地,如今能够说的上话的,就是你舅父欧阳通;黔州李敬玄去了,蜀中也是大唐根基。”

  刘仁轨轻叹一声,说道:“但这些加起来,也看不到陇西门阀和和河北门阀的背影。”

  李绚轻轻点头,欧阳通如今不过是一个兵部尚书,想要入阁为相,还需要几年历练。

  但河北和陇西门阀,却早已经将一代又一代的宰相推了上去。

  “如今战事停歇,朝廷对河北的依赖越来越轻,这种情况下,又如何会让李敬玄再回来。”刘仁轨平静的摇头。

  “大唐终究是以关陇而抗天下。”李绚轻叹一声。

  刘仁轨之前已经分析出了很多,李绚在江南,两湖,蜀中,还有蕃州都有布置,可哪怕所有地方同时起兵,想要突破关陇也远没有那么容易。

  大唐精锐,都在关中。

  甚至李绚的麾下,除了江南的水兵,也都是陇西士卒为先。

  唯一能够让他感到轻松一些的,是武后最后会放弃长安而选洛阳。

  亭廊尽头,刘仁轨停步,看向李绚,问道:“你在东宫也已经许久了,你觉得太子真的适合为君吗?”

  李绚脚步停下,轻叹一声:“太子为君是没有问题,但论做什么君,明君或许差些,但仁君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刘仁轨笑笑,李显性子有些软弱,这是很明显的缺点,但换句话说,也的确有仁君的底子,毕竟朝野诸臣,谁不喜欢坐在上面的,是一名仁君呢。

  “但治理大唐,仁君还不够啊。”刘仁轨的声音变得肃然起来。

  “可是,相王的时间不够。”李绚上前,和刘仁轨肩并肩,然后轻声说道:“若是现在,废太子而立相王,第一个不答应的,恐怕不是陛下,而是天后。”

  刘仁轨彻底的沉默了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李显的身边虽然也聚集了一批人,但李显软弱是核心要害,武后能够接受。

  李旦虽然年轻,但颇有英姿,却有些类似废太子李贤。

  这是天后怎么都没法接受的。

  想到这里,刘仁轨轻轻摇头:“可是,我大唐要一个仁君做什么?”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