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2020 杨总的锄头抡起来(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020 杨总的锄头抡起来(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光美说到这里,周围桌上的人已经明白,这研究跟生产绝对是两码事。

  “现在,经过几次失败后,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进取心,而且更多的人将重心转移到其他项目研究上。”

  “说白了,我们只是一个研究者啊。”

  说完,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

  杨小涛却是明白对方心里的苦闷,他们虽然是研究者,但哪个研究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造福世人?

  哪怕是袁老师,也不能免俗吧。

  “那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

  杨小涛突然开口,王光美想了下,“其实,还是有些人的。”

  “每个研究所里都有一些吧。”

  “不过,这种联合起来的项目,单纯一个研究所不行,必须得三个一起来。”

  说到这里,众人明白王光美话里的意思了。

  这是,买一送二啊,还是强行捆绑的那种。

  想到这里,徐远山也觉得难办。

  真要帮忙的话,就等于多带了三个累赘啊,哪怕是机械厂家底深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白景述更是在心里权衡着。

  原以为比起刚才的化学式,觉得眼下的牛胰岛素明显更合适。

  毕竟人家已经研究出来了,只要解决生产问题就行。

  可真要论起来,或许化学式更适合制药厂吧。

  因为没有那么多事情。

  就在两人心里权衡利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现,在杨小涛听到王光美这番话后,手掌不自觉的攥在一起。

  眼睛里更是透着一股兴奋。

  随后手掌松开,杨小涛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平复。

  目光平静的看着王光美,随后压低声音问道,“老王,你们三个研究所,能捆在一起,对吧。”

  王光美还以为杨小涛觉得难办,便深吸一口气,无奈点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初成立项目的时候,就是奔着团结合作的模式去的。”

  “朱老师应该知道,咱们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国外,所以只能取长补短、密切合作,再加上精心组织,因而能发挥团队精神,在集体中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就是这样,我们也用了很长时间,而且前前后后三个研究所投入的人力就超过了三百人。”

  “所以,这就是集体的杰作。”

  王光美说完,再次拿起酒盅,却发现没有酒,旁边的于北拿起酒瓶子帮忙倒上。

  他看得出,王老师的心里充满了无奈。

  王光美拿起酒盅,杨小涛也端起来,不过眼中却是藏不住的笑容。

  在一旁的白景述看到杨小涛的眼角,突然心里咯噔一下。

  杨总这表情,不会是

  想到这,忙伸脚踢了下徐远山,然后打眼色看向杨小涛。

  徐远山没搞明白是咋回事,然后看向杨小涛。

  杨小涛跟王光美碰了下酒盅,然后笑道,“老王,你们参与的核心人员有多少啊。”

  王光美还没留意,得到暗示的徐远山瞬间一个激灵。

  这是抡起锄头准备下手了啊。

  “核心人员啊。”

  王光美拿起筷子叨去一块土豆片放进嘴里,然后想了下,“差不多有五十来人吧。”

  “哦,五十来人,也还行。”

  咳咳咳

  杨小涛刚说完,徐远山就咳嗽起来,对着杨小涛使眼色。

  哪知杨小涛根本不想搭理他。

  笑话,这可都是人才啊。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到嘴的肥肉跑掉?

  若是再过几年,这些人被分支到东南西北各地,支离破碎的想要再聚集起来,那可就难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