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嫡长子> 第581章 杀官哗变(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81章 杀官哗变(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多年以前,说起来还是先帝时,本官得了个大机缘,能够到王襄敏公帐下效力,当时军中来了一个举人,他被济之公也就是现在的阁老唤为伯安。”

  总兵府中,杨尚义对着自己身旁的四五属将缓缓道来,这其中有他信重的副总兵,守备将军和游击将军。

  蓟州是军事重镇,有各个卫所,各个卫所则以‘区’或‘路’的名义划分防守区域,以此来阻挡蒙古人南下。

  所以总兵之下,各级将领也领着数量不等的卫所,分层管理。

  杨尚义从军很久了,这些亲信收下都是他一手提拔,或者就是跟随很久一直带着的。

  他过往的经历很多人都知晓,但说到这么个举人,还是首次。

  “伯安?那不是河套总督王守仁的字么?”

  “就是此人。”杨尚义转过身来,双手抱胸,“那会儿他还只是个举人,人很年轻,也很有才华。因为其父是东宫属官,他本人推崇襄敏公,因而能得在军中观战的机会。回去以后,他便高中进士,我原以为,以此人之家世、才学,之后必得皇上信重,未曾想到还没半年他就被贬到贵州去了,而且这一贬,就是六七年,你们可知是因为什么?”

  在场都是军籍,去没去过京师还两说,自然无从得知京师里一个还不出名的进士之事,于是纷纷摇头。

  杨尚义继续解惑,“因为当时他就劝皇上清理军屯。说他在边镇亲眼所见,军屯田地为各级将校、宫中宦官和皇室贵人所侵占,兵士要么无田,要么就是卖尽所有的力气为主家耕种,还吃不饱。屯军真正能耕种的田地已经十去七八,卫所败坏、兵士逃亡,朝廷能征得的籽粒数连年下降,边军士气低迷、根本不堪一战。”

  说到此处,他抬了抬眼皮望向自己的几位将军,“你们说,他讲的对不对?”

  “这……杨总兵,许多事它是有缘由的。”

  杨尚义伸出只手摆了摆,“缘由且不论。人家现在总督河套,本事比咱们都大,眼光比咱们都准。咱们都是自己人啊,都说心里话,他说这些话对不对?”

  众人纷纷点头。

  “点头,那就是对?”

  “对吧。”

  “对的,虽然不好听,但确实是实话。”

  杨尚义语气玩味,“但是,就因为他说了这么些话,就被贬去了贵州龙场那个偏僻的地方,几年不得入京啊。”

  刚刚给杨尚义报告丈量田地情况的将军名为耿启,他人有些胖,肚子圆滚滚的,但四肢其实没多粗壮,同僚都说他是油水灌多了。

  “杨总兵,若这么说起来,陛下早就有了这个打算了。”

  杨尚义在这种时候,花费时间和这些丘八费口舌,是有目的的,他扫视众人,说道:“应该早就知道了,可为什么贬了那个王伯安呢?”

  “事关重大,若没有完全的准备,轻易不做。”另外一人说道。

  “嗯。”杨尚义点名,“徐力,你认为呢?”

  “俺搞不清楚皇上是怎么想,兴许就是当时没被说服,现在又叫这个河套总督给说服了。但俺觉得张老哥也有道理,这事儿看着就不小,不都说皇帝厉害得紧吗?这种大事肯定是准备了好的!”

  “但是……”

  杨尚义视线偏向声音来处,“怎么?”

  “自杨总兵而下,到指挥使、千户……朝廷规定的俸禄很少是能拿到足额的,下半年的折色还算足,但是上半年的本色就不足了。”

  折色之所以能足,是因为朝廷开了海贸,户部银两充足,但是本色、也就是粮食,这玩意儿还是收不上来。

  弘治年间的税粮每年约2800万石,朱厚照治国几年也就多了一两百万石。

  主要开销是三大块,一是官员俸禄,二是宗藩宗禄,第三就是军饷。

  这几个都不太能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也没提高都少,自然就是和前些年一样。

  当然,因为银两增多,饷银比例上还是往折色上去靠的,不过这也只能缓解罢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