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第三百零一章 大理寺(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零一章 大理寺(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官家,暗卫的人已经从那名活口审问出了幕后之人,他交代乃是张国舅所指示!”

  张茂则将那札子递到了赵祯的桉桌前,而反观赵祯在听到这个结果却是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反应。

  仍旧是伏于桉前,良久之后方才开口道:“可一可二不能再三,既然如此那就将这札子交给皇城司,吩咐大理寺审理此桉!”

  将这札子交给皇城司,那是因为赵祯不想要暴露了暗卫的存在,否则个个官员都是人人自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活在官家的视线之内。

  所以将这札子交给皇城司,也就是说将这件事移到皇城司身上,皇城司本就有巡视皇城,内城的职责。

  而交给大理寺处理,那就是将这个桉子移到了台面上了,这相当于赵祯也不想在庇护对方了。

  毕竟他已经明里暗里一共警告了两次,如今仍旧如今那就是并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了。

  他不是一个因为美色,而使得朝廷法度废驰的人,张尧左触及了他的底线,他自然不能偏私。

  “是!”

  张茂则领了命令后也是立刻退了下去,既然官家已经做了决定,他就不会再做干预。

  ......

  大理寺之中一把手大理寺卿,有掌平决狱讼的智能,乃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

  地位可不低,这放到现代就是最高法院的院长了,如今大宋的大理寺卿乃是虞宣,而作为副手的大理寺少卿乃是包拯。

  这大理寺少卿原本乃是寄禄官,也就是一个虚职一个名头而已,不过随着改制后,从四品的寄禄官变成了从五品。

  虽然包拯同文彦博入仕时间贴近,但论如今两人的地位孰高孰低也不能说的清楚,虽然包拯职阶要比文彦博低,但是包拯乃是朝官,而对方乃是地方官。

  如今官家的旨意送到了大理寺,所有官员都微微躬身听旨。

  底下的官员听到旨意的内容都是议论纷纷,谁不知道如今的张贵妃十分得宠,这份旨意送了过来,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为好。

  若是当真秉公处理,若是因此惹的官家不忿,那么他们就是白白出力还不讨好,可若是徇私这又是罪责。

  虞宣也是面露难色,官家没有授意而宫人也没有提醒,他们改如何处置?

  一旁的包拯说着:“虞相公,这罪犯的口供既然在这里,我们又何需多想?”

  在一个位置上待的久了,就连思想都有些僵化了,总想着揣摩上意,如今赵祯没有意会就是想要考验底下的官员。

  虞宣也是立刻醒悟了过来,这供词是皇城司那边送过来的,若是官家没有授意,这份供词又如何能够送过来呢?

  也是笑着微微颔首,抚须说道:“倒是我着相了,无论是宗室还是外卿,都高不过大宋律法!”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可是在他的心底却是有自己的考量。

  这无论是何朝何代,官员说起体面话都是顺手拈来。

  而底下的官员也是连连迎合,包拯早就不似当初那般的直率坦诚,开口便得罪同僚了。

  不过却在大义之上绝对不会退步,若是今日官家当真对张国舅有偏袒之嫌,他也会到宫中去谏言。

  绝对不会做那和光同尘的事情,从骨子里他依旧是一个铮臣。

  “官家乃是一代明君,绝对不会有意偏袒外戚!”

  对于文臣而言,外戚和宦官比起武官更需要提防,毕竟武官都被压了那么多年了。

  包拯口中说出外戚后,虞宣的脸上也变得慎重了起来,张国舅如今并没有被赐官,所以在他的心底就是一个没牙的老虎。

  所以也是不愿意去得罪,但是外戚这个名号出来,也让他生出了危机感,如今没有赐官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

  他的眼中也露出坚定之色,与包拯对视一眼后也是相视一笑。

  皇后背后是曹氏,那同如今的张国舅不同,别人十分识趣,所以文人也不会去针对他。

  如今张尧左被他们抓住了机会,那自然是要往死里整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