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宋代的“廉租房”(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宋代的“廉租房”(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如今当下,我大宋新学当以何为标杆?”

  当今的大宋传统儒学已经不符合基调了,不过却同样十分驳杂了。

  其中有好佛学,也有好道学,其中更多学子信奉着文瑜心学居多。

  不过对于当初自己带到大宋的学说,他提出的框架还有根基道统,后续的延伸却是由他人完善补充的。

  对此杨秉也从未居功,因为这是拾后人之牙慧,那位尚未出世的阳明先生方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功。

  他也从不自居儒学宗师的名号,这并非他的功劳。

  赵祯的这番话就是在询问他,当今的学问中何为主流。

  虽然当下大有百花齐放的趋势,可是虽然百家争鸣同样也会带来互相攻讦,这种引起动荡的事情乃是身为一个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

  而且当前没有定下主调的情况下,传统的儒学亦有大兴的可能,即使当下能够维持百家齐鸣的现状。

  谁又能聊想的到,百年后会不会又出现儒学一家独兴的状况呢?

  到那时候岂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这方才是杨秉的顾虑。

  对此他也是曾想过,或者说这些里都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他脑海之中就像如今当下的风潮一样,十分驳杂。

  别人是博而不精,他却是触类旁通。

  “官家,如今臣也不敢妄言!”

  “那便等到国子监,让我听听杨卿之言吧!”

  ......

  “李家大郎,怎么今日又去下棋?”

  一个一身青色长衫布袍的木讷中年人,听着周边邻居的嬉笑声也不着脑。

  “嗯嗯,如今京中多了许多好棋之人,我想去看看热闹!”

  “要我说啊!这下棋全当一个爱好尚可,但是你如今都这把年纪了,尚未娶亲,家中如今只有你一人,好歹也给家中留一份香火传承吧!”

  邻居大爷也是自小看着他长大的,这李寻原本家中也算是一个书香门第,不过后来父亲早逝,母亲也没过多久抑郁而终。

  留下了尚年轻的李寻,不过他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所以很快了落败了。

  于是他仗着自己的尚有几分娴熟棋艺,在街巷里坊酒楼茶肆等地,通过陪人下棋谋得了一个衣食饭碗,聊以温饱。

  不过不同于那些棋工全当作是一份补贴家用的活计,而他则是将此当作爱好。

  有人说当一份爱好成为一份事业后,那么最初的那份初心也会随之消失不见。

  或许那些棋工当年,拿起棋子的时候也是怀着一份爱好在前行,可是有了生活的压力重担后,爱好也不过是一份谋生的手段了。

  而李寻因棋而痴,所以也在同行之中得了一个李憨子的称呼。

  为什么说因棋而痴,因为他的生活之中当真除了围棋之外,并没有了任何他物。

  即使有媒人为他说亲,可是也没有了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一辈子。

  与他在一起仿佛就在期盼着一份没有未来的生活,他的钱财都会买一些棋谱。

  一些文人雅士都是手谈论道,认为这是一种高雅之事,所以如李寻这样的围棋高手,也没有办法走进那些文人眼里。

  不过圆社举行的山岳正赛,这在那些民间围棋高手的眼里,那就是能够扬名的好机会。

  可是在李寻的眼里却不一样,他乃是一个好棋之人,但是以往那样所谓的棋艺高手少有互相切磋。

  因为棋工这种活计,他们为了能够赚取很多的钱财,所以只能维持高手的名声。

  若是互相切磋,若是败了那不是给对手扬了名吗?

  不过如今这种机会,对于那些棋道老人而言也同样是一种很大挑战。

  若是他们不参加固然能够维持不败的名声,可也落得一个怯战传闻,以后谁都知道这棋艺高低当以山岳正赛的排名为主。

  李寻走在街上,听见议论的都是朝廷举行的蹴鞠和相扑大赛。

  而圆社因为效彷朝廷大赛的模式,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蹴鞠和相扑在读书人的圈子里,虽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也有一些追求风雅的士大夫认为此等事情太不雅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