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柔情绵绵(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三章 柔情绵绵(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延州乃是在大宋的西北地区,所以有许多的各族之人也此地定居,“蕃人”、“戎人”、“戎夷”、“羌人”、“羌夷”,内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

  几代定居下来,他们与宋人无异可是依旧会受到歧视。

  如杂吏张有一便是以羌人来称呼对方,刘奇早就已经习惯了。

  不过他却从这名年轻县令的眼中没有看见嫌恶的表情,吴六同样眼神冰冷的看着对方。

  眼看着一幅剑拔弩张的趋势,杨秉出声了:“此地乃是县衙所配给本官的官舍,你为何拦在这里不让我等进去!”

  这壮汉刘奇见这知县并没有斥责他反而与他说起了道理,让他有一阵恍忽感。

  这些县衙里的大官竟然与他这个熟户武人说起了道理,什么时候他们这样好相与了。

  这个时候也不再冷着脸,面色也缓和了些:“县令并非是我胡搅蛮缠,此处院子本就是县衙分与我们!”

  说着也露出了些许委屈来:“我们依靠功劳才有了赏赐,如今又要平白收回去,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这弓羽手在大宋与绥德县等同的上县,约莫都在二十五人上下。

  弓羽手的主要职责仍是缉捕贼盗、维护治安,可以说县尉手下最为之依仗的就是这些弓羽手了。

  倒不是县衙不愿意多召弓羽手,而是弓羽手不仅仅对于兵员身体素质要求高,还有养着的成本也很高。

  绥德县本就是熟户与宋人混居的地方,刘奇被选为弓羽手也是正常。

  一旁的杂吏张有一觉得县令一定是注重文人体面,他站了出来呵斥道:“刘奇你不过是一个羌人,能够在大宋落下户籍没有与那样生番那般茹毛饮血,本就应该感恩戴德,竟然还在县令面前得寸进尺!”

  张有一这是将狗仗人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他虽然不过是县衙一个杂吏,论地位恐怕尚且不如刘奇,可依旧有一种从骨子里流露的倨傲。

  杨秉微微蹙眉,以小见大可见这内在的矛盾就是隐藏的威胁。

  这熟户与生户不同,他们经历数代早已经与大宋百姓无异了,说不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一味的压迫只会离心离德,他呵斥道:“马有一!”

  刚刚叉腰盛气凌人的杂吏,听到声音立刻换做谄媚的姿态回道:“小的在,县令有什么吩咐?可是要命人将这羌人拿下!”

  杂吏马有一见县令动了真火,浑然不知这怒火指向的是谁?

  杨秉不仅仅是为了笼络人心,因为他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这些县衙的杂吏面对的是百姓,所以有时候百姓面对他们的印象就是对县衙对整个朝廷的印象。

  由微知着他需得大力整肃,这是他第一次如此雷霆大怒说着:“无论是蕃人,羌人,戎人,戎夷,羌夷凡是有我大宋户籍之人,皆是我大宋百姓,你一口一口羌人这是置朝廷法度与何地?”

  对待县衙的左官需要恩威并施,对于杂吏自然需要以威严震慑,这种老油条向来都是畏威不怀德。

  听到此言马有一吓得身体一哆嗦就跪了下来,这县令怎么一上来给他扣上一顶无视朝廷法度的帽子,这可是要杀头的罪名啊!

  这年轻县令刚刚赴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架子,只是问了一些问题而已,看起来有些勤勉对待底下人也是十分亲厚。

  可是如今突然雷霆震怒,让他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脸的无辜之色,脸上的表情像是在说:“我不过是喊了一声羌人,怎么就成了无视法度了?”

  刘奇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而且还是从这年轻知县的口中说出。

  而且对方的姿态不是那口中说着人人平等,却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不仅仅是一个态度而已,本就麻木的他竟然第一次在县衙的上官眼中体会到了尊重。

  刘奇也有些赧然:“县令,这处院子我立刻搬出来,我们这些兄弟在北街的二郎庙还有住处,不该霸占着院子不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