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工业狂魔> 第435章 有请和大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5章 有请和大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然而分析之后发现,己方阵营面对当前这种状况,似乎毫无办法。

  因为若想发展,己方必须引进海外资本,然后跟对方交换市场,再把己方货物卖出去。

  如果阻止外资涌入,己方就等于没了‘改革开放’。

  问题是,外资涌入,会暗中扶持民企,会收购原有民企,然后干掉己方的‘基本盘’,最终实现‘资本化’。

  其实董事会很早就考虑过类似问题,当时设想是慢慢来,一点点的把外资放进来,然后把基本盘一点点的降到‘45%’。

  等到那时,大概已经过去二十年,己方经济增长开始降速,己方也拥有了一系列产业基础,然后再把外资驱逐出去,开启新一轮发展。

  但董事会从未设想过,外资会在一夜之间涌入,而己方虽然发展更快,却没有达到‘二十年’的设想。

  总经理:“如果推算无误,我方现在的经济,应该达到了98年推算的0608年水平,距离20年,还相差甚远。”

  副总经理:“此外,经济路线走偏了,计划中没有暗中建设的‘34座避难所’,也没有后续计划建设的237座次级避难所,更没有‘城际轨道’、‘垮省光能轨道’、‘x市项目’等等,所以,这些不在经济增量统计范围内。”

  副董摆手否定,“这些额外计划,虽然没有创造效益,却解决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并且是徐飞自掏腰包,没花我们一分钱。而这些工程,谁又能否定它们存在的价值?我认为建造避难所,比建造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地标,更能凸显一个城市的特色,所以,总计划没跑偏。”

  现场众人见此,不再多说,总经理继续道:“在此轮博弈中,其实开始我们就输了,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但有个意外因素,也就是徐飞,如果让他主持央企管理委员会工作……”

  另外一位副总开口道:“我反对,以徐飞过去的所作所为,他会把所有央企改姓徐,而我们……谁也不希望东方出现一个摩根,那种家族比资本更可怕。”

  副董闻言,史无前例的点支烟,“那你说说,徐飞做了什么?”

  “领导,大泽集团可是和大人的钱袋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我告诉你,大泽集团总资产约6500亿美刀,但大泽集团旗下的大泽动力,采用徳北技术,需要租赁设备,需要拿到技术授权,负债高达2870亿美刀。大泽工业、大泽能源、大泽材料,包括大泽集团模彷铁皮研究所的那套‘科研机构’,均是如此,

  要知道,材料、化学、基因,这是三个无底洞,如今大泽集团对铁皮公司的负债已经突破2万亿美刀。

  因此我方有了工业基础,有了模拟电子产业雏形,有了国产的雷泽系列基因药剂,有了供销医疗,有了覆盖东山、南河、西江、北河的‘大泽个税抵扣社会保障系统’。”

  副董说着,深吸一口烟,“所以徐飞才会拼了命的给大泽建工捞项目,期望可以平衡负债,避免哪天福尔曼查账,查出高达1.4万亿美刀的财政漏洞,要知道徳北一直财政吃紧。

  你们不知道,徐飞不止一次向我哭诉,说压力太大,希望董事会可以把大泽集团收归国有。”

  众人:“……”

  那么高的负债,鬼才会把大泽集团收归国有。

  况且,收归国有之后,意味着背负徳北的1.4万亿贷款,按照日息万六计算,己方怕不是要被‘徳化’。

  副董眼看众人沉默,“再说几件事,去年的‘家电下乡,千亿补贴’,是徐飞私掏腰包,今年供销系统的万亿分红和利息,也是徐飞私自挪用北美支付给大泽建工的工程款。”

  “……”

  “总的来说,诸位受舆论影响,对徐厂长产生很大误解,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看法。”

  “是,领导。”

  “此次资本博弈,我打算让徐厂长出面负责央企管理委员会,诸位认为如何?”

  副董本以为之前的一席话,可以改变董事会对徐飞的看法,但其忽略了徐飞坚持的‘人力统筹’,也低估了新一轮企业改革牵扯的利益有多恐怖。

  话音落下,三个副总集体反对,众多机构负责人也纷纷反对。

  并且今天不涉及安保系统,如果郭徐两个安保头子在场,恐怕有三分之二的人否决和大人。

  副总退而求其次,“既然诸位不同意,不如让徐飞出面,尝试解决南方工业的问题,毕竟南方工业直接养活了16万职工,间接带动的经济效益更是不计其数,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众人见好就收,纷纷赞成。

  就在决议通过的下一刻,副董秘书急匆匆走进来。

  “领导,钢铁产业的订单,全被取消了,并且徳北派来一支财务团,刚刚入驻铁皮公司东方总部,听四秘书透漏,说是收到举报,要调查徐飞以往采购的钢铁质量。”

  “……”

  徐飞99年采购的钢铁,在质量方面肯定不过关,这事整个董事会都知道。

  否则钢铁企业怎么可能以一毛钱一斤的价格,清库存。

  到了千禧年,钢铁价格上涨到三毛钱一斤,但质量依旧不过关。

  01年,徐飞采购的钢铁总量,几乎养活了整个东方的钢铁产业,并令所有钢铁企业实现增值扩产,钢铁价格上涨到五毛一斤,但由于徐飞不检验钢铁质量,导致钢铁厂家弄虚作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