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工业狂魔> 第433章 青少年教育基金会(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3章 青少年教育基金会(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所以青少年教育基金会的教育模式,不是‘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开放式培养过程’,把学子从小就一遍一遍的过滤,把人才提前分批挖出来,然后让剩下的尽快掌握一种本领,确保他们全都过得‘很好’,甚至从中诞生传说中的‘八级工’。

  这不是开玩笑,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所谓的‘聪明’只是一种人在某个领域的表现方式。

  换句话说,有的学子适合研究无人机,未来成为总工程师,但也有的学子,他没找到自己兴趣,到了中专无奈选择电气焊,然后潜心学习,未来成了空间站电焊工。

  或许后者的薪资,比前者都要高。

  所以说,青少年教育系统是让所有学子在人生答卷中,保底‘70分’,不是平均70分,并且未来没有上限。

  试问,全球哪种教育体系可以比拟青少年教育基金会?

  怕不是未来人类大一统,才有可能诞生这种模式。”

  哗啦啦!

  记者们纷纷激烈鼓掌。

  众人知道青少年教育系统,甚至自家孩子也在里面,但青少年教育的培养,却等同散养。

  比如隔壁家的孩子在义务教育学校,每天5点半起床,早读、上午课、午间作业、下午课、晚自习,月考满分100,考了99。

  反观自家孩子。

  早上7点起床,狂奔两千米,慢跑两千米,上午吃饱喝足只上两节课,中午喝牛奶睡觉,下午再上两节课,然后跑到大泽职工活动中心瞎鼓捣,等到晚上8点,早早上床睡觉,没有所谓的月考,只有每天的评价。

  什么跑步慢了,什么上课走神,什么牛奶剩了三分之一,什么数学课倍有精神,什么课外活动对天体产生兴趣。

  互相对比,没有分数,家长心里就没有底。

  尤其跟邻居聊到孩子学习,总感觉自家上了个假学校。

  现在听了和大人的解答,许多记者恍然大悟。

  “早知道他喜欢学数学,又对天体感兴趣,我就应该多买几本相关书籍。”

  “是啊,我家孩子喜欢鼓捣磁悬浮,我一直没在意,现在看来要重视。”

  “问题是,我家孩子喜欢吃着零食看电视,这什么鬼兴趣?”

  徐飞安慰道:“估计是当老板的命。”

  ……

  采访结束后,连港体育中心依旧人山人海。

  因为前年选拔的u13,要在这里跟去年选拔u14,竞争加入u15的名额。

  赢得获得一切,输的回去继续上学。

  徐飞没再欣赏比赛,跟几个比较熟悉的记者,单独聊了聊吉省农垦、吉省电动列车、海参崴国际供销社、连港民营企业集群扩大规模等等,算是送给对方一批独家新闻,之后回到连港供销招待所。

  远在大泽的大秘书,发来几份文件。

  一是上级对‘人力统筹’的看法,十分保守,暂时没有同意,只是故意对外透露了一丝风声。

  二是央企管理委员会收到风声,故意暗中跟各大央企大了个招呼,绝大多少央企保持沉默,仅有东方兵器、航天科技集团、红旗工业、红色方正集团等16家企业支持。

  三是地方国企收到风声后,即便加入大泽工业联合体的地区,也反对该做法,并且声势之大,隐隐有种集体实名举报和大人的趋势。

  其原因无非是‘子承父业’、‘万元买工’、‘冒名上岗’……

  早些年,绝大多数地方企业,采用‘举荐信’招收员工,后来这些被举荐的人,又把妻儿带进企业,甚至把岗位传给了孙子辈。

  这是许多地方企业尾大不掉,背负包袱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实行人力统筹,意味着要进行各种考核,然后重新分配岗位。

  某些浑水摸鱼,只会吃喝的人,岂能同意这种变革?

  况且,某些吃空饷的人,也肯定不同意什么人力统筹。

  可以说,和大人得罪了‘天下人’。

  徐飞把相关文件丢进垃圾桶,打开大泽劳务派遣公司的管理页面,代入早就拟定好的‘人力统筹3号方案’。

  改方案犹如其之前所想,只要干掉反对的企业,剩下的也就全都同意了。

  而代入方案成功后,数据库瞬间诞生一系列投资计划。

  比如一大批在岗职工,准备离职创业。

  比如无数新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比如数不清的离岸公司,向人行提交了海量美刀汇兑申请。

  “资本!从今天起,我要让国人清楚的目睹,什么叫资本。”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