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350章大功告成(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0章大功告成(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奔驰车由望京新城的丽景豪门出发,直奔广顺北大街,又从来广营桥上北五环路,往西直奔八达岭高速公路而去。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北上,过燕云区的西关环岛后,再向北进入京银路,500米后过红绿灯向右行驶进入了昌赤路,沿途经过石牌坊,十三陵总神道,七孔桥,到达丁字路口后,直行长陵,左转定陵和昭陵,仿佛眨眼的工夫,最后到达了天寿山镇。

  初来乍到,姚动生、姚云轩一行人满眼四望,遍地杂草丛生,颇有点风潇潇兮易水寒的那种苍凉之感。但他们也没有过多考虑什么,既然是来搞建设的,哪个建筑工地开工前不是如此?还不是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得来的,所以,纵有天大的困难,施工队也得克服解决,所以知道了条件艰苦,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期知难而上。

  然而,建设方的阎总工在遥望此地的山形水势之后,仿佛却看到极乐世界一般,不但热情高涨,而且还高谈阔论:“哈哈!今日纵观此处的天寿山,确乃集所有山川灵气之所在,新建墓园占明十三陵之龙脉,三面环山相连,左有定军山之吉祥,右傍天寿山之青翠,前观定都山之龙势,后靠明帝陵园之胜景,恰到好处地传承了我国传统风水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风水走势。

  我们这个天寿名府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背倚天寿灵山,重中之重的名府墓园炳承十三陵之皇脉。整个园区以通自然天韵,享文史精华之利,见证生命之荣耀,延续皇陵之魂。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交汇古今、合璧中西,赋予深刻的人文景观主题,蔚然成风。

  此地果然风水绝佳,难怪当年的刘伯温形容蓟州此地城皇居右肋,千山拱护,万国朝宗,山奥而形深,形胜张图书,土肥而衍美,利悉数生成梁赵焉之腹心,神情疏越宣云乃其肩,昔气势完全,左逵远走蓟辽,右辅近招并代,轻前而轩后,居重以驭轻,千百年来建为都邑,诚有郁郁葱葱之盛概矣,即以比之蒲坂,平阳丰镐伊洛岂有让焉?”博士bk84ne

  见阎席深如此兴趣浓厚,梅一笑也不得不投其所好,附和着说道:“是啊,蓟州城之所以成为明清两朝帝都,明朝国师刘伯温先生功不可没,传说早前朱元璋入蓟州时,因为当时山脉绵延而没有道路通行,一行人只好翻山越岭到达西山最高峰灵山,刘伯温站在峰顶东向而望,蓟州这个金代就建立的皇城正是以西山为依靠,紫气东来,左右河水环绕,风水俱佳。于是,刘伯温马上建议朱元璋在此地建都。以至于后来的蓟州市军区、各大军种、检察官、法官、公安等等以武官为主的重要驻地机构都定在了西北定军山中。”

  梅一笑的话题引向了阎席深的平生所好,自然地触动了他内心澎湃的思绪,好为人师的他,就格外地话题多多,接过话茬侃侃而谈:“我们皇甫老总就是听了我的建议才选中在此地进行前期开发的。这儿虎锯龙穴,其山发脉太行,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燕云州,非惟陵寝之障,实乃京师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山脉在风水中即是龙脉,龙脉讲究过山穿峡,绵延不绝,气势千里,祖少井然。所谓重峦叠嶂,秀丽森然,烟雾云气,郁郁霭霭。龙脉绵长延安坟作宅,必主发运久长。”

  激动的阎总工在说这些的时情绪颇为激动,就差手舞足道了,仿佛摩仿领袖在高山之巅指点江山一般:“十三陵和我们将来建成的万寿名府墓地,正好处在北、东、西三面群山环抱、南面开敞之格局,山涧众溪汇天地灵气,钟集河道,环顾眷恋,曲折东南而去。正妙合风水中山环水抱,眷顾有情之理,所谓山势高峙耸拔,端正尊贵,如屏、如帐、如钟、如盖,水势洋洋悠悠,欲顾欲留,上善之水,甘冽清秀。又有左右得位之龙,兼龙虎山为护砂,正南面宽敞开阔之地位名堂,实为天造地设,富贵绵长之福地。”

  见阎席深言之凿凿,梅一笑马上回应道:“阎总所言极是,华夏国大陆东部,自大兴安岭向西南,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地势陡降,是这里的地壳中存在近北东方向的大断层,断层面西侧的地盘上升,东侧下降,造成这种山岳与平原高低悬殊的形势。

  蓟州市正好处在这分界面边缘部位,这里还有近于东西向的燕山横亘其北,使低平地带在平面上形如海湾,事实上在地球历史近期,这里就曾为海水淹没,是一个真正的海湾,最初沼泽很多,贴近山麓地带地势稍高,成为比较适于人类居住的场所和行走的通道,村落和城市在此逐渐形成,并成为从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和塞外的门户,和保护中原农耕文化不受侵扰的关隘。此地的西山和军都山虽无峭拔的山峦,但山脉蜿蜒起伏,带城而去。它东南面为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冲击平原,正与渤海湾遥遥相望,地形气势绝佳,无可替代。”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