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姚动生有些踌躇满志地出来,腋下还夹着几条用报纸包好的香烟,那是纳兰静怡特别给他买的,本来她还想他留下来住一晚的,被姚动生借故推辞了,说是回去商量工程上的事,还要安排预算人员第二天对施工图纸工程量进行计算,以期尽快做出预算书来。
路上,曾桃燕立刻问他与老板娘咋回事儿?刚开始姚动生抵赖说不认识,打死都不承认。
回来的一路上,姚动生一直想着工程的事儿,他一介穷打工的,对当包工头和大老板的追梦脚步从未停歇过。虽然不知道前方的道路还有多远,路上有什么样的荆棘刺藤,也不知道要面临多少难以选择的十字路口,他虽然曾经为此而迷茫过,焦虑过,但始终没有放弃过,一直在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陌生的道路前进着。
姚动生的的确确跃跃欲试,从梅一笑那儿领回图纸出来,立刻马不停蹄把曾桃燕和张建辉送到家,然后直奔往正在施工的工地上。他把所有剩余的建筑材料及能淘换成钱的机具设备,按有价形式估算成现钱捋了一遍,其价值也不过区区几十万元,离伍百万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为此,他只好哀求建设单位给拨点工程款。
建设单位的人倒是满面笑容,对他也非常的客客气气,也不等工程竣工验收,救人所急,先给了他一张转帐支票,但日期却填后三个月。对方解释说帐上刚付完货款,暂时没钱,将就忍着点,过两、三个月就有钱入帐了。他还能说什么?这不等于飞机上扔的钱空头投支纸票吗?,跟废纸有什么两样?!
唉,现在的建设单位往往有钱也装孙子。瞧着没有?人家一点都不嗑磣你,你一张口,立马就给一张远期支票,弄得你没脾气,找不到停工的理由,即使有怨言还说不出口。所以,筹措了半天资金,怎么也凑不齐那个数目,他马上又想到堂叔姚清远商量,先研究一下这个工程是否可以承接。毕竟堂叔在建筑工程上摸爬滚打十多年了,吃的盐比他姚动生吃的米多,过的桥比他走的路多。
姚清远与洪杏花已经和好如初了,这归功于姚动生多次劝说那个第三者朱丹离开姚清远,又劝洪杏花回家与丈夫破镜重圆。两口子很高兴地接待了他,待他娓婉地说明了来意后,堂叔除表示大大的惊讶外,当听说他要借的数额太大时,摇了摇头,表示已经无力支助,经过那场车祸的折腾,姚清远的经济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剩一付空架子没倒了。
堂叔那儿虽然没借到多少钱,但堂叔的一席话也鼓励了他,更坚定了他接工程的信心。他相信堂叔说的,真正的老板,是夜深人静了,就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完事了再塞回去。睡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相信自已,越活越坚强。你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座山,你没有天下,就自己打天下,你没有资本,就自已赚资本。你儒弱了,所有困难就变强了,你强大了,所有阻碍就减弱了,困难便迎忍而解,烟消云散。活着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给你压力,你就要努力还生活一个奇迹!
堂婶洪杏花非常高兴地支持他接这个工程,夸他有胆有识有志气,将来一定会成功的。匆匆告辞之际,洪杏花还背着姚清远悄悄给了姚动生一个存折,悄声说里面有三十万块钱,先借给他发展起步,以后挣钱之后再还。姚动生很激动,堂婶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居然把私房积蓄都拿出来支持他,可谓是人至义尽,宛如再生父母一般。
姚动生想到一位诗人在诗中写道:一片绿叶,看似平常。却在无人注目中演绎生命的绚丽,多少次高木林灌的冷眼斜视,多少次狂风暴雨的无情弑虐,多少次艳阳炙热的烤灼,都未让它屈服,绿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姿态,守住了自己的美好。
还有就是木棉花,一种令群花妒忌的英雄花,没有玫瑰妖娆的花蕊,也没有玫瑰高贵的花身。更没有百合的洁白,也缺少了茉莉花的香醇,但它却有火一般的花瓣,而且散发生命的活力,更有自己的傲骨与豪气。即使败落,也不会改变固有的形态。哪怕落地,花瓣也不褪色,也不萎靡。英雄气概,何花不羡慕?
想到这里,姚动生充满信心地准备回什刹海荷花深处胡同69号,准备找干叶雁秋商量筹钱交保证金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