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塘报上说,刘宗敏的人马不过五千而且都是轻骑。要不是洛阳守备的鞠善夫轻敌冒进,洛阳也不至于失陷。”
“孙督师,也就是说,咱们仍旧可以打回去对吧?”高杰蹙眉问道。
“的确如此。”孙传庭点了点头,平心而论他是不愿意就这样折回陕西的。这一方面是崇祯皇帝必然不会同意。另一方面则是这一次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不乘着李自成一时难以回复将其歼灭,以后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督师,我以为大军暂可后撤。”作为混迹在陕西将领中的陈永福站出来说道。“兵者,保本而复克彼也。我军粮道既断,应当一面召集秦将军部赶来支援,一面向后撤退离开闯寇的追击范围。”
“说的到好听。”郑嘉栋反驳到:“我军一旦西撤那么宝丰、陕县岂不是又拱手让出去了?难不成到时候再让将士们用尸体在破一次城?更何况闯寇李自成此刻就在襄城。让他逃了陈将军不感到有愧于君父吗?”
“孙督师!”郑嘉栋转过身来请战到:“我以为我军应当毕其功于一役,只要拿下了襄城闯军不战自退。督师则可以留千古之芳名。”
“哼……”高杰等人听了郑嘉栋的言辞,不免微微摇头冷哼。在他们看来郑嘉栋作为主攻的将领作出如此发言无疑是昏了头了。
“继续围攻襄城风险太大,而且就算毙敌也难保田见秀部不会以为闯王报仇的名号回击咱们。”孙传庭摇了摇头否决了郑嘉栋的这个提议:“我以为应当稳妥一些,先遣一路人马击破刘宗敏打通粮道为好。诸君以为呢?”
“督师英明。”下方的高杰等人奉承道。
“那督师打算留下哪一部分人呢?”左晋出言询问道。不可置否,左晋的这一发言抓住了在场每一位将领的心。
毕竟谁乐意留下了呢?
向北,面对的顶多也就是刘宗敏的五千轻骑。留在襄城那可要面对李自成的一万多兵马和随时会抵达襄城的田见秀部。
虽然说田见秀部此刻还未动身,但由于左良玉夸大的战报。所以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明军的一普通小兵都相信田见秀至少有五六万人马。而且这些人马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驰援李自成的路上了。
“孙督师,我部愿意请战。”高杰抢先一步站出来说道。“愿提三尺之剑,将刘宗敏的人头带回以敬督师。”
“嗯,其心可嘉。”孙传庭点了点头,口头表扬了一下请战的高杰。但北上的人选他早已拟定完毕。
这次北上他要亲自出马。
“但打通粮道事关根本,所以老夫本次打算亲率精锐向北。”孙传庭将视线放到了左晋的身上。“左总兵,这次出征你手下的延安兵们暂时就交付给高将军统领。你看怎么样?”
显然,孙传庭惦记上了左晋手下那一支一路从山西过来的兵马了。
“全凭督师安排。”左晋拱手到。
“郑总兵。”孙传庭又望向郑嘉栋道:“这次北上,老夫少不了你的通关兵马。你回营后,点齐全数兵马,准备随同老夫北上吧。”
“谨遵督师号令。”郑嘉栋虽说有些不满孙传庭否决了自己的建议,但是当听到孙传庭要带他北上时还是不免有些高兴。
“其余人马就交付你们三人了。”孙传庭点了点诸将之中的陈永福、高杰、白广恩三人说道。“诸部一定不可轻举妄动,待到本督师击破北面之敌即可尘埃落定。”
“谨遵督师号令!”下边众人一齐喊道。
“大军北击,求在速战。我以为今日下午用过午饭之后,大军既要做好开征的准备。每人携带半月的粮食,轻装北上。”孙传庭继续吩咐道。根据他的点兵,秦军中最为精锐的八千人马即将与他一同北上。
“是。”郑嘉栋与左晋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吧,那么大家各自回营安排吧。”孙传庭挥了挥手示意会议已经结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