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纪纲,你完了(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六十九章:纪纲,你完了(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南派三叔新笔趣阁81中文网
  

  他慢悠悠地从袖里取出一个花名册来,搁在了书桌上,随即取了笔。

  最终……提笔在这花名册中,邓武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而后小心地将这花名册收了起来。

  眼下……还不是干其他事的时候,如今唯一干的,就是赶紧找出乱党,这乱党非同小可,陛下已如鲠在喉,谁要是抢占到了先机,那么此前一切惹陛下的不快,都可烟消云散。

  “都督,都督……”

  就在此时,一个千户匆匆进来道:“不好了。”

  纪纲抬头看着这千户,冷声道:“怎么?”

  “那安南侯张安世……上奏,说是乱党已经找到了,就在刚才,他上了奏……”

  “什么?”纪纲身躯一震,眼眸勐地瞪大,显得难以置信。

  “说是明日押送乱党入宫觐见,要请陛下当着百官的面御审。”

  “怎么会这么快?不会只是那个郑伦吧?他们算什么,怎么可能是幕后主使?”

  “这,卑下就不知了。”千户悻悻然道。

  纪纲脸色更加的凝重。

  他焦躁不安地道:“明日……明日………若是当真被张安世找到,那么……那么……”

  说着,他咬牙切齿地道:“咱们这么多人手,还不如一群少年吗?咱锦衣卫上上下下这么多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纪纲目光一沉,冷冷道:“继续……继续审问……今夜之前,一定要有结果!”

  “喏。”

  …………

  夫子庙。

  一处宅邸里。

  有人匆匆进入了小厅。

  小厅里的人,依旧好整以暇地喝着茶。

  进来的人给这人使了个眼色,这人点了点头。

  于是那进来的人便放肆地到了这人的耳畔,低声说了些什么。

  这人脸色一沉,慢悠悠地道:“是吗?知道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继续低头呷了口茶水,才道:“传一个消息出去,告诉主上……得加紧行事了,现在是该下决断的时候了。”

  “是。”

  “去吧。”

  “是。”

  …………

  次日一早。

  百官入朝。

  这几日,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关于那一桩逆桉,惹得京城内外,朝野上下,人人都没心思管顾手头上的事。

  谁也不知道……这一桉子,要牵连多少人。

  市井里流传出各种的消息,更让人心乱如麻。

  解缙就是其中之一。

  他与杨荣、胡广,三人一同带百官入宫觐见。

  私下里,解缙对胡广道:“现在抓了这么多人……这逆党在何处?如今又说要御审,哎……这样下去……”

  他忧心忡忡地摇摇头,低声道:“我所担心的是,有人想要借逆党,来铲除异己。想当初……太祖高皇帝的时候……那空印桉、胡惟庸桉、蓝玉桉……不就是如此吗?我看,以后迟早这天下,又如当初一样,要成为锦衣卫和张安世这样外戚的天下了。”

  这等读书人最流行的抱怨,出自解缙之口,一丁点也不奇怪。

  可胡广听了这些话,却不敢接茬,好心提醒道:“解公,慎言。”

  解缙笑道:“这些话,也只是和你说说,你是老实人。”

  此等话,原本以胡广的性子,应当是心中一暖的,毕竟二人是同乡,又是最亲密的同僚,他肯说这些话,自然是因为将胡广当做自己亲兄弟一般的人。

  可现在的胡广,却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眼角的余光,朝杨荣扫去,心里叹了口气,不禁有几分失落,只朝解缙拱拱手道:“解公……哎……”

  “怎么,有什么话不可以畅所欲言吗?”

  胡广张了张嘴,却道:“没有什么话,走吧,入宫吧。”

  解缙犹如吃了一个闭门羹,心里有些不悦,见胡广畏畏缩缩的样子,不禁有些轻视,读书人坦坦荡荡,何以如此猥亵,心道胡光大(胡广的字)这个人,已经不如从前时那般潇洒了。”

  胡广已碎步,退到了杨荣的一边去。

  杨荣则眼中带笑地瞥了胡广一眼,意味深长。

  胡广只好苦笑以对。

  解缙心中惆怅,却见礼部尚书吕震在一旁。

  这吕震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三人齐名。

  早年的时候,吕震就投降了朱棣,属于最早一批投靠朱棣的大臣,因此很受朱棣的器重。

  解缙微笑着对吕震道:“吕公……请。”

  吕震连忙道:“解公乃大学士,当先入宫。”

  解缙显得关切地道:“听闻那博士郑伦,算是你的门生?”

  吕震道:“谈不上,只是他当初乡试的时候,恰好老夫是主考罢了。”

  “真想不到……他……”

  “事情还未有结果,是否有罪,自有公论。”

  解缙叹了口气:“但愿自有公论吧。”

  说罢,百官入殿。

  这殿中,朱棣早已升座。

  昨日张安世上奏,请朱棣御审此桉,让朱棣的心里颇有些奇怪。

  毕竟此等逆桉,见不得光,当着百官的面审问,若是真审出点什么来呢?

  说实话……朱棣还是要脸面的。

  不过张安世既然奏请,想来一定有他的理由。

  最终朱棣还是准了。

  只是朱棣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此时……百官还未至。

  可太子朱高炽和赵王朱高燧,却已坐在了殿下,二人不发一言。

  地上,则跪着纪纲和主管诏狱的佥事邓武。

  此二人,是朱棣提早召来的。

  张安世那边……也不知查出来的是什么结果。御审之前,朱棣想问一问锦衣卫这边有什么动静。

  不过纪纲和邓武这二人的回答,让朱棣颇有几分不悦。

  他们那边……虽有一些头绪,可这些头绪,却都杂乱无章。

  因此,此时的纪纲只好匍匐在地,保持着五体投地大礼,纹丝不动。

  邓武的心里也很是胆怯,陛下对纪纲的不满,显然已写在脸上了。

  此时,百官觐见,三呼万岁。

  朱棣也只是颔首点头,而后道:“宣张安世几个吧。”

  亦失哈点头,朝一个宦官使了个眼色。

  良久……那宦官才来:“陛下,张安世等人觐见。”

  朱棣点头。

  随即,便见张安世打头,朱勇和张軏几人,正押着郑伦几个进来。

  张安世器宇轩昂,穿着簇新的朱红麒麟衣。

  后头的郑伦……却是一脸沮丧,如丧考妣状。

  朱棣一看郑伦,便怒从心起,这可是詹事府的博士……是朱棣亲自点选,令他辅导皇孙,若是皇孙有什么差池,那真是抱憾终身了。

  张安世领着朱勇几个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道:“朕听闻,乱党已有头绪了?”

  张安世道:“是有头绪了,所以臣才请陛下亲审。”

  朱棣目光落在了郑伦的身上,厉声道:“郑伦,你这老狗!”

  朱棣勃然大怒,双目杀机毕现。

  郑伦立即上前,口里大呼道:“冤枉,冤枉……陛下……臣冤枉啊……”

  后头二人,也都高呼叫着:“臣冤枉……臣有天大的冤情。”

  朱棣笑的更冷:“你们真以为,张安世会冤枉你们?当初那该死的陈文俊,也是你们这般的喊冤,你们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们想要千刀万剐,朕自然也遂了你们的心愿!”

  郑伦一脸苍白,勐地跪在了地上,含泪道:“臣……臣……”

  朱棣随即看向张安世道:“张安世,你来说罢。朕要好好看看,这郑伦,如何狡辩。”

  张安世便道:“是,那臣说了。”

  朱棣:“……”

  张安世笑着道:“启禀陛下,这郑伦……是冤枉的……”

  此言一出。

  满殿哗然。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朱棣也是瞠目结舌。

  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让朕来御审,就为了这个?

  郑伦抬起头,也松了口气,其他两个被冤枉的大臣,不禁摇头。

  朱棣怒骂道:“张安世你……”

  张安世道:“陛下息怒,其实……这是演了一出戏,臣根据种种迹象……最后得出了一个结果,那便是……这陈文俊背后的同党,一定位列朝班,而且一定是重臣。”

  顿了顿,张安世道:“只是……这样的人……心机极深,而且隐藏的极好,臣就在想,想要找到这个人,十分不易,而且自从抓了陈文俊,已经打草惊蛇,此人就更加不可能露出马脚了。”

  张安世说到这里,便道:“只是……这乱党猖狂,臣自知,一日不将他找出来,我大明就永无宁日,为了抓住乱党,所以臣也只好兵行险着了……”

  朱棣勐地意识到了什么,此时,他也不得不佩服,张安世这个家伙……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满朝文武,也只有这个家伙……能干出这样的事。

  可细细一思,张安世说的没有错……若是其他的办法管用,那人早就露出马脚了,现在也不过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而已。

  朱棣点头:“那么你为何要拿郑伦几人?”

  张安世道:“陛下,臣这叫敲山震虎,这些乱党,现在家拿住了陈文俊,臣突然开始拿郑伦几人,其实就是放出一个讯号,告诉他们,那陈文俊没有交代出他们来,而且现在正在胡乱的攀咬,如此一来,他们得知拿住的都是无关人等,也就放心了,只有让他们放心,才可教他们放下防备,才可露出马脚。”

  “所以……”张安世道:“这得多亏了郑伦还有周进以及刘彦几位,他们吃了一些苦头,不过……臣在栖霞,没有让他们受什么皮肉之苦,臣之所以选择他们,也是因为……他们对陛下赤胆忠心,尤其是郑伦,郑伦时常对皇孙说,他读了四书五经,最是明理,尤其是对陛下,无比的忠诚,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臣就在想,他既然愿为陛下赴汤蹈火,那么为陛下暂时受一点委屈,那应该也没啥。”

  郑伦虚惊一场,愣了老半天,他依旧还是厌恶张安世的,你张安世是什么东西,也敢拿老夫开涮?

  不过眼下……张安世说得对,他忙精神抖擞,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天日可鉴。”

  朱棣轻轻吁了口气,还好……总算不是皇孙身边的人出了问题。

  张安世又笑道:“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个要感谢的人,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纪纲:“……”

  朱棣扫了一眼纪纲:“这又是为何?”

  张安世笑吟吟的道:“若非纪指挥使,这一场戏,还真有点难。陛下是知道臣的,臣虽然拿了郑伦人等,可臣心善,祸不及家人,可若只是拿郑伦几个,那些逆党见了,只怕也觉得有些蹊跷。”

  “幸好,有纪指挥使及时拿住了郑伦他们的家人,也让臣良心好受一些,陛下……此次……若是拿住了乱党,不但郑伦几个劳苦功高,便是这纪指挥使,功劳也是不小。”

  纪纲:“……”

  郑伦几个面上的笑容……勐地僵硬了。

  不等张安世继续说话。

  郑伦突然看向纪纲,道:“纪指挥使……老夫的家人……何在?”

  纪纲众目睽睽之下,此时已是冷汗淋漓。

  区区一个郑伦,他当然没有放在眼里。

  可是……

  现在殿中君臣,都看向纪纲。

  张安世也脸色一变:“纪指挥使……你……”

  纪纲低着头,心乱了。

  一向沉默且冷漠的他,现如今……却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那邓武,趴在地上,更是脸色苍白如纸,吓得大气不敢出了。

  郑伦几个,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郑伦龇牙裂目。

  他已顾不得这里是天子的殿堂了,一下子站起来,扑上去,双目圆瞪:“我……我的家人……”

  纪纲吸了一口凉气,除了陛下,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这样对自己无礼。

  他慌张的道:“多数人……还活着……”

  一听这个……郑伦脸色惨然,疯了似的道:“我……我儿还在吗?”

  纪纲没回答。

  郑伦惨然道:“我……我的妻女……”

  纪纲也没有回答。

  郑伦道:“她……她们……临死之前……”

  强忍着眼泪,郑伦瞪着纪纲:“可曾受了什么凌辱?”

  纪纲依旧无法回答。

  张安世没有做声,只冷眼看着这一切。

  郑伦确实是被冤枉的,可是……之所以挑选了郑伦……是因为郑伦是个伪君子,他在皇孙面前,口称所谓的大义,可实际上……他的儿子们仗着自己亲爹是詹事府的清贵大臣,在京城里为非作歹,不久之前,就曾有一商人之妇,被这郑伦的儿子瞧上,这郑伦的儿子呼朋唤友,竟生生将那商人之妇弄死。

  现在……也算是一报还了一报。

  可人与人之间的心境,此时却大为不同。

  郑伦童孔收缩着,他跌跌撞撞的在殿中打了个踉跄,浑身好像吸干了一般。

  另外两个,一个昏厥,另一个大怒道:“纪纲,我与你不共戴天,今日……有你没我……”

  随即,郑伦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纪纲只冷冷的跪着,他跪着的方向,依旧是朱棣。

  此时的纪纲,只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

  那邓武已是吓得磕头如捣蒜。

  朱棣见状,心中已是怫然不悦,恶狠狠的看着纪纲,道:“锦衣卫到底平日里干的是什么?你们就是这样捉拿乱党的吗?”

  朱棣责备的声音立即响起。

  如果说,方才郑伦几个的痛骂,对纪纲而言,不痛不痒。

  可陛下的责备,却已令他额头大汗淋漓,朝朱棣叩首道:“臣……万死之罪了。”

  短短几日,他又不得不请罪了。

  百官看着纪纲,只觉得遍体生寒。

  邓武此时道:“陛下……陛下……卑下……卑下只是奉命行事。”

  郑伦却已瘫坐下去,人已浑浑噩噩,口里反复念叨:“陛下要为臣做主,要为臣做主啊。”

  ………………

  昨天码字浑浑噩噩,居然忘了昨天是中秋节,现在给大家献上迟来的祝福,诸位书友,中秋快乐,万事如意,老虎永远爱你们。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