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军师联盟> 第256章 古代版kpi绩效考核,助力南阳高效发展!(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56章 古代版kpi绩效考核,助力南阳高效发展!(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是夜。

  一灯如豆。

  刘辨面前的桉几上,铺满了荀或、枣祗等人的工作计划。

  他正按照军师联盟的建议,对其中内容,进行批正,以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刘辨一边批改,一边吐槽:“当皇帝如果成天做这种事情,还不得累死吗?怪不得很多皇帝都不长命,简直坑爹啊。”

  “辩爷别急。”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你现在这么累,主要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荀或、枣祗等人,还没能习惯你的管理模式。”

  “放心吧,万事开头难而已,只要等到他们全都学会了这套管理体系,以后辩爷的任务会越来越轻松。”

  刘辨自然清楚军师联盟的意思,但仍有自己的疑惑:“老师,这套现代化的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放到古代模式下,能行吗?”

  军师联盟轻声道:“辩爷,你以为古代的朝廷,就没有kpi考核了吗?”

  刘辨为之一愣:“啊?难不成,真有?”

  “当然!”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一套系统的官吏考核制度,考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政绩考核。”

  “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

  军师联盟旋即给出解释:“其一是考,就是考查自中枢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

  “其二是课,简而言之,就是依照朝廷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曾提出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秦朝《为吏之道》中记载,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上计,上计就是年度考核,地方各级官吏逐级向上汇报本年度政务政绩。”

  “这种制度要求地方官,年终将辖区内户口、垦田、赋税等情况的数字,写在木简上,汇编成册,上报朝廷,接受考核,皇帝则根据其政绩优劣,论功行赏,或是给予惩罚。”

  “此外,朝廷还会通过监御史,进行巡察监督,根据考核与巡察的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到了唐代......”

  “还有......”

  “总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已经跟现代的企业kpi考核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嘶—!

  刘辨听得是心惊肉跳。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古代人居然如此的聪慧:“受教了!”

  军师联盟则是继续道:“所以,辩爷完全可以放心,专家帮你制定的这套kpi考核制度,古人应该可以接受,而且咱们的更加完善。”

  “最为关键的是,目前辩爷的新朝规模小,真正掌控的区域,也不过只有方圆一百四十里而已,施行这套策略,算是对官员的一种筛选。”

  “管理学上讲,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宛县这方圆一百四十里地,就是辩爷新朝的试点,只有这里行得通,以后才能逐渐推广出去。”

  “辩爷。”

  军师联盟最终强调道:“咱们目前就是在打基础阶段,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接下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所以别怕累,挺过来就好了。”

  “恩。”

  刘辨心底的火,再次被军师联盟点燃。

  他活动了活动筋骨,继续挑灯夜战,批阅进度管理表。

  “辩爷,从荀或等人送上来的进度管理表上看,戏志才的最细致、全面,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荀或的整体质量最高,枣祗的相对较差。”

  “专家已经针对枣祗的问题,专门列表,咱们慢慢调教他,此人能在历史上留名,足以证明其能力,这一点不必担心。”

  “好!我会着重强调的,老师放心。”

  “辩爷加油,一定要抗住。”

  “放心吧!”

  “......”

  刘辨挑灯夜战的身影,同样在直播间里掀起了热议:

  “新朝就要有新气象,辩爷要加油啊。”

  “尼玛!我高考都没有这么累。”

  “高考算什么啊,至少有标准答桉,能跟这比?”

  “没错,朝廷管理制度的建立,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皇帝的都这么用功,我还有什么资格瞎哔哔!”

  “受刺激了,真受刺激了,我要去学习。”

  “奋斗.jpg”

  “ 1”

  “ 2”

  “ 10086”

  “......”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太守府。

  荀或、戏贤、枣祗一起往书房方向走去。

  枣祗揉了揉稀松的眼睛:“文若、志才,你们知道吗?昨日我为了把农耕进度计划做好,亲自走访了十余家农户,真是累死我了。”

  “昨日最终一版的农耕进度计划,殿下一定挑不出毛病,我还真不信了,殿下万金之躯,莫非还亲自扛过锄头?”

  荀或颔首点头,微笑着道:“子敬对待工作的态度,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今日,殿下一定会夸赞你的。”

  “是啊。”

  戏志才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在下倒是亲自扛过锄头,但也做不出子敬兄如此周密的计划,想来殿下也不可能挑出毛病。”

  “走吧。”

  戏志才摆手示意:“咱们速去书房,等今日敲定计划后,便要收拢土地,彻底展开工作,咱们可绝不能让弘农王失望。”

  荀或、枣祗齐齐颔首:“恩,放心吧。”

  穿廊过院。

  终于。

  抵达了书房。

  吱呀—!

  门被推开,一米阳光照入房间。

  但见......

  弘农王持笔批注,身子坐得笔直,一旁的油灯微微亮着,桉几上七零八落堆放的竹简,显然已经工作了许久。

  不!

  不对!

  荀或勐然意识到。

  弘农王不是工作了许久,而是从昨日开始,便没有停下来过。

  三人本想起个大早,争取早些敲定计划,顺便给弘农王个好印象。

  但不曾想......

  弘农王可比他们辛苦多了。

  这一瞬,三人下意识疾步上殿,诚惶诚恐:“荀或(戏贤、枣祗),拜见殿下。”

  刘辨却是没有抬头,仍在继续书写:“别愣着了,抓紧时间工作吧,孤已命王食监准备早膳,待会儿咱们便在这里用膳,争取今日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