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免疫人生> 第四百八十一章 暑假(九) 四千字大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八十一章 暑假(九) 四千字大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快这群人咋咋呼呼的来到近前,正是“小团队”中的“留守少年”。

  当年机械厂子弟学校“七五级”的小团队里,考上一中和二中的,如今基本上都在纽麻胡同的李恺家群居,而上三中或七中的,则是在机械厂家属院各自的家中。

  之所以没一起去纽麻胡同住,是因为他们学校所在的位置不方便。三中偏北,七中偏西,从纽麻胡同出发比从生活区动身要远很多。尤其是七中,在七一路的西口,由机械厂宿舍步行前往都用不了半小时,骑自行车的话,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儿。

  当然,这里面也有部分家长不愿意“过渡消费”情分的原因。比如江家,是三年前因为李恺给小伙伴们补课,借女儿江霞的势,才和李家的关系近了一些。

  这三年多,江霞在学习上,江峰在工作上,都得到李家不少的关照,甚至这次马永辉马娟父亲、陈俊强陈文父亲和江峰合作承包下老机械厂的保温器具生产线,其中的部分资金也是从刘凤芝那里借来的。

  受惠甚多,江峰是要面子的性格,再去打扰,于心不合。

  江霞不去,安建军自然也就不去了,寒冬酷暑陪着江霞奔波在往返三中的路上。

  “恺哥,在学校听柱子说你回来了,我们就觉得你今天肯定会过来,果不其然,一进生活区大门,于伯伯就告诉我们说你来了。”张伟首先开言。

  安建军皱起眉头,很不爽张伟抢了他的第一发言权。在他的心里,和李恺交流的先后顺序,标志着关系的亲疏远近。

  扶着自行车站在他身旁的江霞觉察不妥,不露痕迹的伸手在安建军腋下拧住转了一圈儿。

  安建军惊觉,赶紧补充说道,“可不呗,回来的路上听大张伟絮叨了一路,我就说恺哥不会忽略咱们这些老兄弟的。”

  “行啦,别啰嗦了,各自回家报个平安,然后咱们去‘胖三儿’那儿集合。好久不见,今天给你们狠宰我一顿的机会。”

  “好嘞。”

  “谢谢恺哥。”

  “墨迹,赶紧的吧。建军,你利索点儿,回家报了平安就去刘家庄把会昌哥接上。”

  “好嘞,您擎好儿吧。”安建军得意的冲着张伟甩了甩“大中分”。

  “还有,回家把你这双大头皮鞋给我换了,你不觉得热,我看着都燥得慌。”李恺嫌弃的看了一眼安建军的脚下。

  “这叫范儿……”安建军还想辩驳两句,发现江霞在瞪他,“好嘞,我听哥的。”

  安建军穿着一双“军警靴”,也就是俗称的“巡洋舰”大头皮鞋,有型有款有范儿,这个年代很流行。可这是盛夏,但凡智商非负数的,都不会有这种“二百五”的行为。

  “先散了吧,各回各家,一会儿‘乐家家’见。我还得给咱们宁宁小宝贝买些零食。”

  宁宁乖巧的和大家打招呼,“哥哥姐姐们好。”

  “宁宁小宝贝好。”

  “恺哥哥,我和你们一起吧。我家里现在没人,爸爸妈妈要晚一些才回来。”

  江峰等三人办了停薪留职,如今全部心力都放在了保温器具厂,江霞妈妈也在厂里担着财务工作。

  “走着。”

  “乐家家”机械厂生活区店,名义上隶属于“乐家家超市集团”,实际的所有人是苑大志,集团只占百分之一的股份。

  这是个特例。

  苑家和李家当初是共同创业的,后来李家有了足够的资金做大做强,苑家就主动退出了,这家店算是两年多合作的酬劳吧。享受着集团的供货渠道,一年十万的进项,苑家在这个年代也是超越大多数人的富户。

  店里的店员也都更新了,全是生面孔。

  铁柱的奶奶和姥姥已经不再参与超市的工作,老姐妹俩如今在小区里住,苑大志买的二手职工房改房,带小院的平房。闲不住,一人一台缝纫机,专门给生活区居民做窗帘、被罩、沙发套,如今在生活区里小有名气。

  李家屯村长的女儿李巧妹,当初在杨安和李三凤结婚后,跟着来城里打工,苑大志帮忙安排在自家超市里做售货员,去年底结婚了。对方是“励肃货运”的一名司机,工作好,收入高。据说家境也不错,有个姐姐已经出嫁,父亲是国企职工,很快就要退休,母亲是家庭妇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