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台球博士>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衣锦还乡”的大师兄(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衣锦还乡”的大师兄(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新笔趣阁
  

  “当前肯定是做不到,但是......”

  “既然做不到那你还研究它干嘛?不研究点更有意义的吗?”

  凌志心里一沉,这师兄似乎不太好相处啊。

  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东西自然是有差别的,学术界做的东西,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工业界用到,但这并不能说明学术界做的就没用。

  师兄按理说是王导手底下毕业的,应该不至于不懂这个才对。所以他说自己看的东西没意义,这就很奇怪了。

  “师兄,并不是做不到就没意义吧。话说师兄以前在王老师手底下的时候是做什么研究方向的?”

  凌志及时转移了话题,不想跟师兄在这方面有什么冲突。

  “哦,我啊,我是做多目标优化的,王导的老本行了,你应该知道的。”

  “哦哦,这个我知道,那师兄当初有发表过什么论文吗?”

  “......”

  “没事儿,师兄,我就随口一问,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也不是,我当初毕业那会儿,毕业条件还比较宽松,只用发一个专利就行。”

  “这样啊,明白明白。”

  凌志跟郭成羽心照不宣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

  而且既然郭成羽做的方向是多目标优化,那么他毕业以后自然是没有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所以他在读期间做的东西是否“有意义”,那也该打个问号了。

  不过郭成羽毕竟是自己的师兄,凌志自然不会抓住这一点不放,让师兄难堪。

  郭成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不再去追问凌志研究的东西是否有意义,开始讲起自己在公司里面的具体研究经历。讲到最后,他总结道:

  “总之,我们公司做的信号灯配时和车牌识别已经计划用到惠城的交通超脑当中,预计能减少14%的平均车辆等待时间。”

  “那还真是优秀,恭喜师兄了。话说回来,刚刚师兄介绍了这么多,我还是很疑惑,咱们这个信号灯配时用的是什么技术实现的呢?”

  “额,就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方法,绿波带你知道吧,就是根据经验设置绿波带的相位周期......”

  郭成羽说了一大通,凌志似懂非懂,但是有一个词他确实听懂了:

  “经验”。

  搞了半天,你们还是通过经验来设置的信号灯相位时长是吧,没有用到什么关键的算法和技术,怪不得你说我研究的没意义。

  不过凌志并没有觉得这样不好,事实上在交通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经验更胜于技术的。

  相比于技术黑箱,交警显然更加相信他们在交叉口执勤多年的经验,这一点确实是现有技术没办法完全取代的。

  但话说回来,工业界研究的内容相比学术界来说,确实有很大不同也是事实,这也说不好究竟存不存在鄙视链,如果存在,也不知道谁应该鄙视谁。

  凌志自然不会闲着没事干去站在鄙视链条上,他只是简单对师兄说了一番客套话,并没有进一步追问。

  时间很快来到了中午,以往不会跟着大家伙儿一起吃中饭的凌志,在郭成羽的邀请下,难得跟上了大部队。

  在去饭堂的路上,郭成羽感慨了一番校园这几年的变化。突然他话锋一转,跟凌志提起了另一件事情:

  “其实我这次来,是想跟王老师商量一个纵向项目的事情,跟交通领域相关的。”

  “纵向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吗?”

  凌志感到很疑惑,你跟王导商量报项目的事情,跟我说干嘛?

  “不是国家层面的项目,那个我还不敢想,是省基金项目。我想让花城大学做牵头单位,王导做项目负责人,我们翔仪做参与单位,我们两家联合搞一个大项目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