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村(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村(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在书院里念书的人,首先人品上过得去,其次也比较单纯,算学的水平也过得去这是曹记的人最看中的几点,所以他们愿意招书院的学子,不愿意直接找城镇上的,就怕被家族里其他人钻了空子,把自己人安排进曹记里去

  不过杜家小大房跟曹记那些人都没关系,如果杜锦宁举荐过去,即便卖她一个面子,曹记也会试用一下有杜云翼这个老账房在后面撑着,杜锦程想来也能把这差事给拿下来

  张氏一听很高兴:“那我就替你大哥谢谢你了”虽说杜锦宁没介绍杜锦德进书院去,叫她心里有些失望但能帮杜锦程找到一个账房的事儿做,她还是十分满意的

  自打县试之后杜锦程落榜,他们也想给他找个账房的差事做但杜锦程年轻,从未做过账房,别人就不大愿意要有愿意要的,又是那种小作坊,动不动就倒闭的曹记书印在县里算是做得比较大的印刷作坊,历来生意都不错如果能进曹记去做账房,那是难得的好差事,薪酬高,还极稳定

  杜锦宁一笑,又解释道:“我知道大伯和大伯母想要让大哥、二哥到书院里来念书但书院有书院的规矩,我当初进书院时就被人多番刁难,有人指责山长徇私我后来通过无数场考试才能留下来的所以书院并不是山长一人说了算的再者,现如今丁班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最大的十四五岁大哥、二哥即便进去了,想要读到甲班,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而书院的规矩是念到了甲班才去参加科考,如此一来,大哥、二哥进去不但没什么好处,反而因为书院的规矩连去科场碰运气的机会都没有,倒不如留在外面的私塾还好些”

  这话十分在理,张氏心里那一点点遗憾被她这么一说,也烟消云散了

  她的两个儿子,最小的杜锦德都差不多十七岁了就那么个榆木脑袋,进了书院就算把胡子读白,也不一定能进甲班

  这么一想,张氏越发地感激杜锦宁,当即道:“等你二伯这事了了,我们请你们过去吃顿饭到时候让你大哥感谢你一番”

  “自家兄弟,不用这么客气”杜锦宁摇手

  张氏接着又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村,我跟你大伯陪你一起去吧”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杜锦宁连忙点头:“明日书院沐休,我跟我娘辰正时分在书院门口等着你们”说着站起来朝张氏作了一揖,“多谢大伯母为我们着想”

  张氏吓了一跳,连忙也站了起来,嗔道:“你这是做什么?你替你大哥介绍那么好的差事,大伯母还没给你行礼呢我陪你们回一趟老家又算得了什么”

  “大伯母是长辈,锦宁岂敢受伯母之礼”杜锦宁把话说清楚,便打算告辞了,“如果大伯母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嗯嗯,我也准备走了你先行一步,我随后就来”

  张氏看着杜锦宁离开了茶寮,又等了好一会儿,这才起身匆匆回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