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耕耘贞观> 第八十八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十八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81中文网ddxsku
  房玄龄从李世民的手中递来了奏章,目光打量了几下后,便合上了。

  “怎么样?”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按照药师所说的安排如何?”

  “……”房玄龄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圣人,还是跟越王一起过来商量这件事吧!”

  “嗯?”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皱起了眉头道, “这件事需要青雀参与?”

  “如果全部要朝廷负责,按李尚书所说,每支三千人的军团配置不下于五十人医者……”房玄龄把这奏章拿起开口道:“自从克明生病之时,越王提议诸州建立医学,我便查阅了太医署的在编人员,连太医令在内一共三百三十七人。”

  “只有三百多人?”李靖有些意外,疑惑道:“但越王支援的人手可是有五百人啊!”

  “那是非在编的学府医科学生!”房玄龄道, “所以想给每军团进行配置医疗营, 要么国家投钱进入建立专业的医学学府培养学生,要么直接接纳从农业学府医科的学生。

  这就是我希望越王过来的第一个理由,毕竟医疗学府之内的学员几乎是现成的。”

  “既然是第一个理由,那接下来就还有其他的理由了!”李世民对着房玄龄道。

  “圣人圣明!”房玄龄不轻不重的拍了一声马屁,继续道:

  “至于第二个理由,则是我们的士兵采用得是府兵制,每一名战士都有着军户,讲究得是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所以聚则成军,散则为民。

  如果想大规模的推行医疗营,那战时还好说,那么平时应该怎么安排医者,这才是关键。

  总不可能平时让他们化作郎中云游四方,结果战争爆发了, 一句话便天南地北的把这些人给召集起来吧。

  这种事情臣真的做不到啊!”

  李世民与李靖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皱起眉头。

  他们知道房玄龄所说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直接。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所有能成为军事家的人都非常明白,战争问题的背后所代表的往往是经济问题。

  看得深远一点的都明白,经济问题的背后往往是整个制度的问题。

  就好像是唐初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以府兵制为主,府兵制所依赖得又是均田制的经济保障。

  如果想要让医疗人员随叫随到,那就要把这一部分的医疗人员成为府兵,但是府兵制那是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并没有浪费掉。

  但对医者来说,他们平时肯定要专研技艺,使得医疗技术提升,毕竟不论是谁,都不希望治疗自己的医生是二把刀,哪怕是农业学府里面刚出来,也比二把刀给人有信心啊!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果因此调整了府兵制,那会不会对府兵制本身造成影响。

  说实话,这些东西都是问题,任何制度上的事没任何人能给出个准确的预估影响。

  毕竟华夏一路走来,变法这种东西真的见得太多了。

  所以不到了万不得已,那是真的没有什么人愿意走变法这一条路,因为这种东西就等于是大面积的倒台与血腥杀戮。

  但医者又不能简单的划为府兵,毕竟医生在正常社会中依旧是必须要存在的职业。

  房玄龄继续道:“实际上除了人以外,还有个问题就是物资。

  单单解决了人员,还是解决不了医疗营问题的,在这医疗营背后的,还有充沛的药物。

  这次是越王提供了药物储备,如果真的是府兵制的话,那么药物就应该由朝廷来提供。

  但现在的朝廷提供得了这么大,这么多的药物吗!”

  房玄龄倒是一点点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凭借着对李泰思维的模拟,虽然解决的办法房玄龄并不好猜测,但这件事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房玄龄倒是能一眼看穿。

  在这时候,房玄龄开口道:“所以,这时候需要越王来确认这一件事情。

  既然他最初提出医疗营,并主动送医疗营去帮忙,那以越王的性格,多少应有几分腹稿。

  臣想,我们可以听听越王的说法,然后再来决定采用如何的态度。”

  听到了房玄龄的话,李靖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大到了朝廷都解决不了的程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