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耕耘贞观> 第一百零六章 女子织造学府(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零六章 女子织造学府(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那种希望百姓免费九九六,不对,应该是希望百姓免费零零七,却又希望百姓花钱的家伙,脑袋里面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百姓手中连钱都没有,甚至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结果另外一边又希望百姓大把消费。

  这要是能够实现,这才是传说中的无中生有之术啊!

  而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对李泰这种发粮票干活的态度,倒是相当趋之若鹜。

  一开始很多的百姓,对于李泰发粮票还是有怀疑的,尤其是对于公斤单位的不认识。

  拿到粮票后,直接就马上从李泰手中换粮食去了,见到粮食到手才真正放下心来。

  而借助这机会,李泰倒是把斤、公斤、吨之类的单位进行普及,同样普及的,还有厘米、米、立方米等等。为得就是别出现,那种大斗进小斗出的情况。

  毕竟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实在是太坑了了,这可是用着用着会变大的单位啊!

  别把百姓想得太蠢了,基本上只要跟自身利益相关,他们会很快掌握相应知识技能。

  没人会喜欢自己被骗,但他们发现这种度量衡的掌握,有助于进一步精确自己纳徭纳税,那百姓的适应力几乎是匪夷所思的快速。

  而朝廷对于这一幕,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主要是漕运体系的收税,让旧的度量衡已经不适应新的收税体系。

  比较起千克吨,米,立方米之类的精确单位下所打造的完美配套标准。

  其他旧体系度量衡所带来的不兼容,实施切切的影响到了物资运转的效率。

  因为李泰设计的集装箱与运输车辆的配套,让那各个地方有出入的度量衡很头疼。

  所以,朝廷也有意打算在渭水沿岸城市先一步推行高陵推出的新度量衡。

  这也是为什么把这些人安排到农业学府去学一年的原因之一,因为度量基础发生了变化。

  谷猴

  当然,这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对普通的百姓来说,虽然深远,但他们并没有直接感触。

  对于他们而言,不论是斗,还是公斤,只要自己换到的米没有亏,那就足够了。

  百姓们哪怕一开始并不相信粮票,但在家里不知不觉屯了一缸大米后,他们开始选择把粮票当做一般交易货币放在了手中。

  毕竟他们家里也就这么大的地,实在屯不了太多。

  而在唐朝,钱荒这种东西,在开元通宝这种货币存在的时候就存在了。

  黄金因秦汉开始就是贵重价值代表,加上五胡乱华的动荡,金子的价值向来是最稳定的。

  所以到了隋唐,人们对黄金迷恋崇拜,乐于接受成为大额支付手段。

  但在铜钱与金币之间单位相差太大了,所以唐朝对中等额度的交易,一般是允许实物交易作为补充。

  一开始,尤其是贞观初因为粮食不够的原因,所以粮食是坚挺的货币。

  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享受到一定安稳后,绢帛这种易于保存,容易裁剪交易的布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等货币。

  同时因为就算绢布本身,拥有绫罗绸缎等等不同的布料,作为一种中等货币,再到后来“钱帛兼用”,甚至成为了官方明文规定的交易方式。

  就好像《琵琶行》里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说得打赏方式就是布匹。

  而粮票这种东西,就是在布匹,还没彻底奠定货币地位,再加上贞观期间百姓对粮食的本能渴望,所以在百姓中流通的一种粮食的等价物而已。

  只不过,李泰看着这些百姓已经接受了粮票,便让孔雀的大商场开始发布消息,允许用粮票在大商场里面交易,毕竟李泰发出来的粮票也不只是一斤的,五斤,十斤,五十斤,一百斤……甚至到吨,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基本上到一百斤就足够他们交易使用得了。

  这样的话,李泰也能把这些粮票有意识的流通,顺路把这些粮票回收回来。

  当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发现,李泰发得粮票能在商场中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那他们自然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种新的货币,只要别出现粮食兑换不出来的情况,基本上没事。

  而随着这种购买力的充足,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干活干起来自然也就更有奔头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