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公能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我却被阳虎和三桓这样的小人物弄得焦头烂额?
问题出就出在,我和周公相比,还是太过‘专横’了一些啊!
你看看人家周公,他给那些戎狄蛮夷提供了文化和武化两种选择。
而我,却只能给别人提供文化这一种选择。
这样一来,别人怎么能从心底里信服我呢?
我们这些儒生,天天都在学习周公,怎么能把他老人家讲究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给忘了呢?
不光讲文化,也得讲武化,先文后武,你得让别人有的选嘛!
只有一种选择,那不成独裁了吗?
宰予想到这里,不由心生惭愧。
不过短暂的失落后,他又因为领悟到了王道教化的真谛而倍感振奋。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距离圣人就又近了一大步啊!赞美周公他老人家!”
宰予想到了周公的伟业,望着面前厚厚的计划书,又再次提起了信心。
他捧起计划书翻了几页,嘴里念叨着。
“只不过能不能成功施行武化方案,还是得看子贡那边的进展如何啊……”
……
子贡刚刚带领载满粮食的菟裘商队到达郕邑,便趁着商队卸货的间隙前来求见郕邑宰公敛处父。
他望着建的巍峨壮丽的郕邑府衙,嘴里还在念叨着早已在心中默念过无数遍的说辞。
这几年来,宰予一直以身饲虎,用一招富贵险中求一步一步走到了上大夫的高位。
而与他捆绑的子贡,也因为与宰予强强联合的关系,原本就火红的生意,现如今也是越做越大。
可以说,他与宰予之间的关系,都已经不能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连体婴儿。
宰予的未来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端木集团能否成为百年企业。
而今天的游说进展如何,也将直接关系到他端木赐能否坐稳立心会二把手的交椅。
毕竟论战功,子路、申枨是实打实的与宰予一起经历了大野泽和阳州的生死之战。
论内政,冉求、高柴在菟裘两年,将当地治理的邑富民强。
论能提供的实际帮助,他端木赐最多提供点钱粮。
而巫马施、宓不齐、漆雕开,这三个邑宰实打实能拿出兵力援助。
担任脩闾氏的南宫适,他手上虽然兵马不多,但却掌握着曲阜四门的开关,宰予的兵进不进得去曲阜,都得看南宫适配不配合。
而司书颜回、卜人商瞿、戎仆步叔乘、小臣公西舆如,则是他们立心会在曲阜公宫的内应。
不管有什么风吹草动,公宫肯定是第一个掀起波澜的地方。
因为不管是谁掀起叛乱,都得先把鲁侯给控制住。
只要得到了鲁侯的支持,那么叛乱就不叫叛乱,而叫做奉诏讨逆。
如果没有鲁侯的首肯,就算是再正义的举措,那也只能叫做犯上作乱。
虽然大家这次万众一心的想要匡扶国家、肃正风气,这全都是出自一腔热血,但有的事宰予可以不提,子贡却不能不考虑。
大家都是读书治学的儒生,别人来向夫子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子贡并不清楚。
但子贡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一番大事业。
就像宰予之前说的那样,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能空老于林泉之下!
他端木赐一个卫人,大老远跑到鲁国求学,拜天下称誉的孔夫子为师,图的可不是识两个字。
在宰予身边这两年多的时间,就算再笨的人也能看出来宰予绝非凡俗。
也许两年前子贡还不相信宰予那些听起来不切实际的诺言。
可两年间,他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曾以为假大空的言论一个个变为现实,这时候要是再去质疑宰予不能成事的话,就完全是嫉贤妒能的小人之举了。
也许在宰予的身边,他效管夷吾故事的志向终有一天能得到实现。
而这一切,就从今天的游说开始!
“端木子,我家主人请见。”
子贡激荡的心情归于平静,他微笑着冲前来传话的门仆拱手行礼道。
“有劳了。”
子贡在门仆的带领下走进府衙,还未等走进正厅,便看见公敛处父出堂相迎。
“端木子,久仰大名,然而却未曾见过面。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啊!哈哈哈!”
子贡谦虚的应对着。
“我不过是一介卑贱的商贾而已,做着倒买倒卖的营生,劳苦的行走于天下之间,只求获得一些果腹的食粮。
而您督管着郕邑这样的大邑,数万百姓都要仰仗您来获得衣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