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齐人明明是出国作战,怎么搞得还挺以逸待劳的?
你要说直接抛下高张不管,去找阳州、阳谷一代的国夏决战吧,鲁军这一走,明天高张就敢东出济水进入汶水,一路向东去威胁几座鲁国东北的重镇。
还有比这更糟的情况,那就是他们直接南下借道曹国,然后通过泗水进逼曲阜。
总而言之,如果在高张和国夏之间必须选择一个不管的话。
宁愿不管国夏的齐军主力,也不能不管高张的齐国水师。
想到这里,宰予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鲁国这次打的这么憋屈了。
问题全都出在了高张的水师上。
从鲁国虽然不能说像是吴越那样水网密布,但国内的大部分城邑都是沿着泗水、汶水、济水等大河的流向建立的。
这种建造城池的方式,是为了满足农业耕作的用水需求。
可偏偏鲁国又没有建立起一支像样的舟师,这样一来,打起仗来可就方便齐国人了。
而且就算鲁国集中实力发展水师,估计一时半会也没法赶上齐国。
因为宰予在图书馆翻阅史料时,就曾经看到过齐国与吴国之间将要发生的一场海战。
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齐海战爆发的时间点就在十几年之后。
而齐人居然能让屡次击败楚越两国的吴国水师吃瘪,也足以见得他们水师实力的强大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吴国可正处于全盛的争霸时期。
而就在被齐国水师击败前,吴国还刚刚在艾陵之战中歼灭了数万齐军。
然而陆战打赢了,吴国人扭过头来,居然能在他们最擅长的水战中败给齐国。
这也不能不说是一桩魔幻故事。
或者说,齐国人多半是点错了技能树,要是让他们安安稳稳的再延续个几百年,还指不定是谁来开启大航海时代呢。
宰予琢磨了一下,或许下次见到齐侯的时候,可以多开导开导他。
你的目标不应该是问鼎中原,星辰大海才是你的征途啊!
老盘算着我们鲁国这一亩三分地到底算是个怎么回事?
想要桓公遗留下的财富和智慧吗?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
我听说桓公把所有财宝都放在东海深处的蓬莱仙岛上,那里存在着一个黄金白银之国。
找到它的人将开启新的时代,成为新的天下霸主!
宰予正琢磨着该如何忽悠齐侯呢,忽然听见季孙斯叫他。
“宰子,你有什么看法?”
宰予这才回过神来,应道:“我依然还是先前的观点,我同样赞同阳子夜袭高张的行动,只不过我不赞同立刻动手。
如果斥候的情报没有出错的话,齐军并不寻求与我军决战,国夏目前暂时没有与高张汇合的打算。
而齐军营寨守备松懈,我猜测多半是高张故意引诱您前去袭击他的诡计。
我军缺乏舟师策应,因此很难攻入齐军的营寨。
但相应的,高张下属的水师也不可能抛下战船的优势,以步战的方式与我们交战。
所以他们才会几次三番的露出破绽,希望引诱我军来到水边大泽作战,但您可万万不能中了他的奸计啊!”
季孙斯闻言叹息道:“我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但大军出动,总不能在这里干看着吧?”
宰予回道:“如果您想要向击溃高张,就必须要先解决齐军水师的威胁。按照现在齐军的战法,他们是断然不可能离开水边的。”
阳虎闻言沉吟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到底应当如何接近他们的战船呢?大翼浮于水上,火箭的射程根本无法触及。
况且以这些天我试探的情况来看,高张用兵极为谨慎,他一旦发现我军弓弩靠近,便会立刻放出桥船前来骚扰,并命令大翼远离。
我听说吴越两国对付大翼,都是以行动迅捷的小船逼近,然后再用长杆钩镰锁住,之后再进行破坏和焚毁。
小型的舟船我们倒是可以在山中伐木制造,熟谙水性的士卒也可以在军中募集,但我们又该到哪里找那种吴越地区才有的长杆钩镰呢?”
宰予听到这里,回道:“我麾下的士卒里,有人懂得制造一种可以抛掷石块、火罐的器械。
这种器械的射程可以达到五百步以上,如果我们能将齐军水师引诱到这个范围内,那么就能攻破齐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