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48章 放榜 国子监(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48章 放榜 国子监(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
  

  莫雨庭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名列前茅。

  在没有他的名字,那就是落榜了。

  “第一百四十九名,四川建昌人,莫雨庭。”

  莫雨庭站在队伍的后方,旁边有巡捕站岗,接力传递消息。

  他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

  “林兄,我上榜了,我真的中了。”

  莫雨庭哈哈大笑起来,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开心。

  他们家世代武人出身,到他这一代,总算有一些文采。

  因为军户出身,考科举一直被歧视,根本考不中。

  他爷爷投降了秦王,在家族的安排下,他才能来汉中参加科举。

  因为是降将,爷爷把大部分钱财都分给昔日的部下,让他们回家安心养老。

  家族正是钱财紧缺的时刻,还有人想让他继承爷爷的事业,继续当一名武人。

  这次他能来汉中,也是很不容易。

  考不中,他就只能接受家族安排的命运。

  没想到运气大爆发,自己写的文章,符合考官的口味,直接考中了。

  考中进士就能担任七品以上的官员。

  七品那可是知县,做出成绩就能升到知府,甚至能一路升到巡抚。

  “第一百四十五名,云南昆明人,周阳。”

  “第一百是四十四名,贵州贵阳人,张元硕。”

  ……

  “第二十七名,河南开封人,马开恒。”

  “王兄,不只是秦王府统治的地区,还有好多大明的读书人,也来参加秦王举办的科举。”

  王林江丝毫不意外,笑着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占多数。

  大部分人都本事平平,但这其中真有很多人才被埋没。

  大明江南读书人水平是远超西南地区。

  但云贵地区,三年只有一两个进士,肯定有很多人被埋没。

  大明无法给予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些人看到秦王有做天下的机会,一定会来参加科举。”

  王林江知道现在来的人还非常少,等到秦王苏河彻底稳定,大明都无可奈何之后。

  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来到汉中参加科举。

  张祐堂带着嫡子等待榜单的公布,他希望儿子能考中进士。

  弟弟现在已经是教育部尚书。

  张家这种家族,一向是哪支能力强,哪支就是家主。

  自己儿子考不中进士,他们这支主脉,只能微笑着把家主拱手送人,变成支脉。

  他们传承几百年的家族,评判主脉支脉,不是只看一代的强盛。

  一般要看三代人,才能决定家主的归宿。

  “第二十六名,汉中人张祈年。”

  “爹,我高中了。

  我中进士了,我真的考中了。”

  张祈年这段时间压力极大,他们这一脉所有人,都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这么沉重的压力,几乎要把他压垮了。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发挥有些失常,还好高中了。

  张祐堂露出久违的笑脸,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祈年,你要记住,咱们家不缺钱,只凭这一点,你就比很多人有优势。

  贪官一般都是贪钱或是贪权,我会让你叔父,运作你到艰苦的地方。

  先磨砺几年,把你的性质磨平。

  你经受住官场的考验,之后就有一路高升的资本。”

  知子莫若父,张祐堂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太过锋芒毕露,一点都不合群。

  他在科举之后,特意找到弟弟,如果他儿子高中。

  他弟弟就运作,把儿子调到安全又艰辛的地方。

  好地方争抢的人很多,偏远穷苦的地区,没有人抢。

  希望儿子能理解他的苦心,工作几年性子磨平了,不要那么锋芒毕露。

  他今后在官场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名,四川蓉城人,张胜北。”

  “张兄,恭喜你了,没想到你竟然是榜眼。”

  李生云高中之后,他身边这些人,又有两个高中。

  他觉得低调又有才华的张胜北也会高中,却一直没有传来消息。

  李生云开始还以为,自己感觉错了。

  他没想到,张胜北这么有才华,竟然能取得第三名这个好成绩。

  张胜北看到大家的恭喜声,他抱了抱拳,谦虚的说道:“大家同喜同喜。

  我也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

  没上榜的人也不要沮丧,副科成绩还没有公布,大家还有机会做官。”

  “第二名,四川蓉城人,王林江。”

  王林江双臂抱在胸前,淡定自若的等待放榜结果。

  他知道自己的成绩,只要科举没有舞弊,必然会名列前茅。

  第二名的成绩,这也符合王林江的预期。

  他也通过这次科举,向所有看低他的人证明。

  自己不是没有才能,而是大明朝拒绝接纳他这个大才子。

  他会用更好的表现,证明给世人看,他会是留名清史的大才,而不是一位庸才。

  “第一名,汉中人,林文静。”

  莫雨庭听到这个消息,他蹦的老高,惊喜的说道:“林兄,你高中状元了。”

  他看着林文静一脸平静的样子,很诧异的问道:“林兄,你高中状元,怎么看上去不开心。”

  林文静淡定的说道:“我精心准备了这么久,连状元都拿不下,那不是证明我太无能了。

  中状元不难,只要没有科考舞弊,我早就应该是状元。”

  林文静有这个自信和底气,他的学习能力很强。

  平时看看报纸,多读读秦王府的政策。

  考试看到这些题目,林文静就知道,秦王想要什么答案。

  巡捕们念完进士榜,他们又念着副科的成绩。

  众多士子对于副科成绩,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

  没有考中进士,起步就要比同龄人晚几年。

  略有资产又觉得自己有才华,只是发挥不好的人,准备明年再参加科举。

  觉得这次科举,已经是他较高的水平。

  对于八品官,他们也比较满意。

  这种人才关注副榜的成绩。

  王仲策走了出来,面带笑意对着众多士子说道:

  “无论是进士还是同进士,进士们请跟我进入贡院。”

  莫雨庭好奇地向林文静问道:“林兄,伱那么厉害。

  能猜出来,现在进入贡院,这是在做什么吗?”

  林文静摇了摇头,道:“这个没有一点迹象,我是察觉不出来。

  我们跟着走过去,等一会儿就知道了。”

  很多士子,都在讨论这个情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