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854章 明争暗斗(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54章 明争暗斗(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其他皇子要与儿臣竞争,那就手上见真章。

  苏铭必定是儿臣的胞弟,儿臣不想与他反目成仇,请母后成全。

  再说苏铭也不是人君之相,他比较喜欢享乐,还爱绘画与吟诗。

  这两个爱好,可不是父皇喜欢的爱好。

  母后扶持胞弟完全是无用功,不如全力扶持儿臣上位。”

  皇后王文君陷入了沉思,开国皇帝的太子,下场通常都不妙。

  这是开国皇帝正值壮年时,太子已经长大。

  皇权与相权冲突很激烈,皇帝与太子的权力,看上去冲突不激烈,实际上也非常激烈。

  特别是开国皇帝和明君,他们雄才大略。

  他们绝不允许外人,哪怕是他的亲儿子,分享属于他的权力。

  这才是开国皇帝和明君的太子,下场都不太好的原因。

  有很多皇帝甚至是把太子逼反了。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比较典型的皇帝。

  皇后王文君知道自己夫君,不是权力控制欲极强的那种人。

  他要是那种人,那也不会想要分封大臣。

  但皇帝与太子的冲突,很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爆发。

  皇后王文君会尽力维护太子,但在皇帝态度坚决时,她也只能选择妥协。

  苏铭就是他准备的后手,一旦太子苏蜀出问题,苏铭可以顶得住。

  现在太子苏蜀感觉到了危机,准备想把苏铭分封出去。

  皇后王文君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分封到海外的皇子,哪怕他表现的再出色,也绝无可能继承皇位。

  皇后王文君叹息一声,她摇摇头道:“欧洲那里距离太远了,母后不想与铭儿分别那么远。”

  太子苏蜀听到这句话时,他一点都不意外。

  他听过父皇的教导,国人都比较喜欢中庸之道。

  在一个密闭的屋子中,有人提出修建一扇窗户,很多人都会反对。

  但提出把房顶掀了,大部分人就会同意修窗户。

  太子苏蜀早就知道,母后不可能让苏铭离开帝国境内。

  他刚才这么说,就是为了抛出他真正的想法。

  “母后,苏铭现在已经长大,他也应该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认为可以把苏铭分封到缅甸、暹罗等地区。

  锻炼他的能力,让他成为于国有用的人才。”

  帝国的封国与藩属国完全是两个东西。

  封国就是有自主权的一个郡,国主可以制定政策,在封国内实行自己的政策。

  只要不与帝国律法发生严重的冲突,一般情况下,朝廷不会干涉封国的管理。

  他的权力堪比巡抚,自主性也比巡抚高。

  但却依旧受到皇帝的管理,内阁也会派遣官员,专门协助国主管理封国。

  最关键的一点,封国内的军队平时由大都督府管理。

  只有发生战争时,国主才能命令军队出动。

  那也是发布宏观命令,军队具体的作战计划,国主根本无法干涉。

  太子苏蜀认为封国的作用,就是父皇为了稳定边疆,同时筛选合格的继承人。

  封国国主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朝堂上很多眼睛盯着这些封国国主。

  封国实质上类似郡,只是有了很多的自主权。

  藩属国完全不同,他就是一个拥有完整权利的国家。

  哪怕是帝国想做到随意支配,都无法达成。

  皇后王文君看到太子苏蜀的坚持,她也认为苏铭前往封国锻炼,这有利于苏铭的成长。

  她点点头,表示同意太子苏蜀的建议。

  太子苏蜀脸上露出笑容,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终于达成了。

  皇室的皇子太多,不经常在父皇身边露脸,展示出他的能力。

  这人哪怕在天才,他都不容易被父皇记住。

  更何况天才也要有发挥的平台。

  太子苏蜀回到东宫,一道隐秘的电波从电台中发射出去。

  ………………………………

  皇帝苏河批阅完奏疏,他刚准备关灯休息。

  淑妃曲清漪带着一位紧张兮兮的少年来到乾清宫。

  他们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前往乾清宫的书房。

  这里紧挨着卧室,皇帝苏河不去宫中临幸妃子,他就在这里休息。

  曲清漪看到儿子苏晟见到夫君,依然十分紧张的样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