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用手敲了敲桌子,发出砰砰的声音。

  “众位仁兄,我们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现在是隐而不发,还是拼出全力,解决那些南方佬。

  大家要商议出一份行动准则,一旦开始行动,那就不要后悔。”

  林文静这句话一出口,书房内嘈杂的声音更甚以往。

  众人之间互相商讨利弊,开始有一些争吵声,随后争吵声渐大。

  有人点起了第一根烟,不久之后书房内就烟雾缭绕。

  有一些分歧,但他们都是人精,知道现在已经是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还内斗,那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林文静一只手敲着桌子,一只手弹着烟灰,做最后总结。

  “诸位仁兄已经达成共识,我们作为儒家正统,必须要支持太子,谁是太子支持谁。

  储君之争,我们不再多掺和。

  心学那些老学究,早已经把位置占好。

  其他的皇子,也有很多人烧冷灶。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哪一位皇子上位,都必须通过我们治理国家。

  明日早朝,我们把原定计划推迟。

  大事要紧,但也要等大皇子苏蜀表现完,我们绝不能喧宾夺主。

  我们不需要掺合储君之争,但也不能得罪任何一位皇子。”

  林文静说完,书房中的隐隐陆续离开,他们遮掩踪迹,回到自己家中。

  对于这种情况,林文静一点都不意外。

  从汉朝以来,儒家从来没有拼尽全力支持某一个人当皇帝。

  支持储君在儒家看来,全部都是个人行动。

  林文静担任少府令时,他经常与皇帝苏河接触。

  他知道皇帝苏河的底线在哪,皇帝苏河绝不能容忍有一支势力,能操控太子的人选。

  林文静能从一个穷书生,成为庞大帝国的内阁大臣,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从来不碰触任何人的底线。

  ………………………………

  内阁大臣武弘义正在府里,举着甘蔗酒,他与同僚敬酒庆祝。

  南洋商会代表李星阁起身,敬杯酒给内阁大臣武弘义。

  他感慨的说道:“武大人是帝国的大好官,一直都为民办事。

  我们这些草民,之前遇到一名小吏,都要低声下气的陪着。

  就怕引起这些小吏不满,导致我们家破人亡。

  那时流行一句话,叫破家县令,灭门知府。

  只要当地官员你不高兴,我们奉上的银子慢了一步,必然就会被这些官员抢掠。

  现在做生意,可比之前的时候好太多。

  我们一届商人,可以直接通过各种方法,与武大人这种朝廷命官联系上。

  我们只需要花一点银币,就能捐钱成为贵族,在地方议会担任议员。

  只要取得这两个身份,我们这些商人,再也不是随意就能让地方官员处置的下等人。

  武大人与商学的存在,直接让我们这些商人,挺直了脊梁。

  武大人放心,只要我们南洋商会还能跑船,一定会为商家这个学派捐款,把它打造成为最顶级的学派。

  让所有商人,永远都能挺直脊梁。”

  李星阁说完,他把手中的酒一口干了。

  他的话语,立刻引起所有商人的共鸣,他们纷纷喝掉手中的酒。

  商人做生意一直不容易,土匪恶霸还会讲理,贪官污吏根本连理都不讲,直接就把商人敲骨吸髓。

  这种情况,直到新朝建立,商人们才感觉到有一丝安全感。

  他们抓住机会,立刻团结起来。

  商人绝不想再次成为砧板上的鱼肉,随意被人拿捏。

  武弘义看着这些商人的表现,他心中很是满意。

  他作为南洋地区第一任总督,很多进行海贸的商人,都是在他治下发展壮大。

  武弘义与这些商人关系密切,他科考失败都准备去行商,这期间也了解过商人真正想要什么?

  他基于对商人群体的了解,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他们团结在一起。

  武弘义开始只想自保,朝堂上的争斗太触目惊心。

  他作为一名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大量手下又混迹在海外行省。

  他手中没人可用,也只能团结这些商人。

  武弘义都没有想到,这些商人团结起来的能量这么大,他们的关系网太庞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