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569章 缺人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69章 缺人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皇帝苏河了解完欧洲的情况,定下大华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外交策略。

  他让褚盛回去研究大华帝国的外交政策。

  法兰西这种还没有直接发生冲突的国家,波斯这种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国家。

  大华帝国都要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其他国家可以闭关锁国,把眼睛一闭不看世界的情况,蒙上头独自发展。

  皇帝苏河知道闭关锁国的危害,他更知道军队两线作战的难度,不会选择到处树敌。

  他看到褚盛离开,翻开皇家电报局新送来的电报。

  这是五大新占领的总督府总督,联合发的电报。

  皇帝苏河看着封面上的落款,东倭总督马蘅、交趾总督陈贞慧、暹罗总督杨宝森、缅甸总督刘志勇、东印总督温成林。

  这五位总督同一时间发电报,他们必然是私下通气,认为事关重大,才会这么做。

  皇帝苏河看着电报上的内容,他们知道自己喜欢数据和图表。

  这份报告做得非常详细,列出五个总督府这几年的粮食产量、税收、新增人口的变化。

  从图表上一眼就能看出,从前年下半年开始,五大总督府各项产业都开始缺人了。

  这些地方主要以种地和采矿为主,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口。

  以暹罗为例,之前还需要开垦荒田,让源源不断的移民能分到田地。

  突然之间,当地的人口大量流失,不只是等待分配田地的移民不见了,还有大量已经在当地获得土地的农民,他们选择抛荒自己的田地。

  以汉族农民对土地的爱惜,连他们都选择抛荒,那就是出现了重大的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藩属国建立之后,需要大量的人口维持国家的发展。

  他们可以教化一些本地的土著,但最核心的人口,都是从大华帝国移民过去。

  大量人口移民去海外藩属国。

  海外总督府那里,田地没有人耕种、树木没有人砍伐、矿产没有人开采。

  一个地方的百姓最为重要,大量的人从一个地区流失,这个地区必定会失去活力。

  皇帝苏河了解到的信息,他有些意外的说道:“有着数亿人口的大华帝国,竟然有一天会感到缺人了,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皇帝苏河之前看过几份资料,海外总督府根本竞争不过藩属国。

  这些移民下定决心从中原地区移民海外总督府。

  他就不在意,继续前往距离大华帝国非常遥远的藩属国。

  更何况这些藩属国为了争夺人口,他们给出的条件都非常好。

  皇帝苏河了解过藩属国招人的政策。

  当时在国内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朝廷的一些官员,都嚷嚷要做出一些限制。

  皇帝苏河亲自下达命令,不阻拦藩属国的动作。

  前往藩属国的百姓主要有两类。

  大家族的庶子或是不得意的读书人。

  他们或是为了扩张家族势力,或是想要寻求一官半职。

  他们只要有些许才能,就能在藩属国崛起,改变自身的命运。

  这个群体很少,另一个庞大的群体,那就是一无所有的底层百姓。

  大华帝国的土地,还需要百姓通过银行借贷购买。

  海外总督府的土地属于半卖半送,百姓获得这些土地,要附加很多要求。

  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大华帝国境内,税收一视同仁,

  藩属国那里完全不同,百姓移民到藩属国,能分到更多的土地,土地免费分配,不需要额外花钱。

  每个藩属国都有免税的政策,最短的国家也给百姓免税三年。

  最为关键的一点,百姓前往藩属国种田,那是去当地主,靠番薯国的奴隶种地,不需要自己下地挥锄头。

  这对于百姓的吸引力巨增,他们之前对地主士绅极其厌恶。

  但他们有机会当上地主士绅,奴役其他土著帮自己种地,他们绝不会把机会拱手相让。

  皇帝苏河了解到的消息,仅是北美洲的赵国,国内的汉族人口,那就高达一百三十多万人。

  他们对其他的种族的移民,那也是来者不拒,外族人口是汉族的一到两倍。

  可想而知,数个藩属国合在一起,他们接纳的移民,将会是何等庞大的数量。

  藩属国产生的虹吸效应,他们把海外总督府大量帝国底层百姓吸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