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163章 局势骤变(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63章 局势骤变(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种手段,对于各国的平民百姓比较好。

  一旦发展到灭国战争,平民没有遭受到屠杀,也会因为国家秩序崩溃,大量平民饥寒交迫而死。”

  米有德先生对于这个理论,他却无法接受。

  这个理论所表达的内容,那与地缘学说有着激烈的冲突。

  米有德先生却眉头紧皱,立刻反驳道:“王慧先生,您的看法未免过于理想化。

  各国之间的矛盾尖锐至极,积累了大量的仇恨。

  割地赔款只是暂时的妥协,根本无法从根源上结束战争。

  这从华夏历史,就能轻易看出其中的端倪。

  不谈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只谈先秦时期具备代表性的历史。

  北宋年间的大学者苏洵所写的《六国论》,对于这种情况,已经做出极其清晰的描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靠着割地赔款,根本获得不了和平。”

  主持人王小虎戴着有线耳塞,节目的导播可以在节目进程之中,实时告诉他,观众最关心的事情。

  主持人王小虎现在就了解到,大部分观众支持米有德先生的论点。

  特别是米有德先生这句话说出来,给节目组打电话的观众更多了。

  王小虎心中已经有了偏向,他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已经切换了主持风格。

  “米有德先生,您认为魏国此次割地赔款,会对其他国家带来怎样具体的影响呢?

  欧洲的观众很关心这个问题,会不会有国家学习魏国。”

  米有德学者神情严肃,沉重地说道:“首先,对于曹国周边的国家来说,曹国此次的胜利和获得的大量赔款与土地,使其国力大增,野心也必然膨胀。

  《安隆条约》就已经约定与祁国相关的利益。

  曹国腾出手来,他也会报复北方邻国襄国。

  曹国不是安分的国家,魏国忍辱负重,必然要想着报复回去。

  把时间的尺度拉长,这件事情远远没到完结的时候。

  但对于南美的局势来说,当地现在确实稳定下来,百姓不用担心受到战争的冲击。

  这件事在欧洲各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我依然坚持之前的观点。

  欧洲地区各国,经历这次的战争,已经有了极深的仇恨,绝不能轻易妥协。

  例如以吴国为首的同盟与以桂国为首的联盟。

  这两大势力这段时间战争打的十分激烈,在局部阵地上互有优劣。

  两国积累的仇恨,却容不得他们互相妥协。

  只有一方彻底倒下,被另一方瓜分,这一个选项。

  只是割地一两府,赔偿几千万两银币,他们不至于打的这么惨烈。

  欧洲各国领土本来不算庞大,想要割再多的地,那就触及到核心利益。

  宁可亡国,也不会做出这个选项。

  因为这个选项与亡国的待遇,相差无几。

  但我们却不能小瞧《安隆条约》所造成的影响。

  《安隆条约》的签订,就像投入湖面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会波及到周边乃至整个世界的局势,带来的是更多的动荡和不安。”

  王慧先生忍不住,他扯着嗓子大喊:“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许会让其他国家更加警惕,努力维持和平,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米有德先生冷哼一声:“不学无术的家伙,瞪大你的眼睛看一看,欧洲地区哪还有没有卷入战争的国家。

  再说你这个论点,完全是理想化的想法。

  在利益和欲望面前,和平往往脆弱不堪。

  国家绝不是一纸条约就能被束缚住。”

  主持人王小虎赶紧打圆场:“两位学者的观点都很有深度。

  但无论如何,魏国此次割地赔款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各国的局势充满了变数。

  至于各国观众关心,自己国家会不会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

  米有德先生认为不会,王慧先生认为可能性很大。我却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面色凝重,感慨地说道:“古人云:‘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纵观历史,战争带来的伤痛历历在目,割地赔款往往只是权宜之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各国不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反思战争的残酷和危害,那么类似的悲剧必将不断重演,受苦的永远是无辜的百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