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088章 导火索(一)(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88章 导火索(一)(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蜀国首相黎酒,语气凝重说出自己的观点。

  「王上,季清远这件事,最关键的一点,不是季清远做了什么事?

  我之所以关心季清远这件事,是因为孕育出季清远,那就代表我国的中下层百姓,已经在用脚投票,做出他们的选择。」

  蜀王钱明义听到首相黎酒这样说,他进入到凝眉思索状态。

  他之前一直关心周边局势的发展,对于本国的情况,只要维持局势稳定,他就没有太关心。

  蜀王钱明义吩咐道:「黎爱卿,这件事情,你详细分析一下。

  我看卷宗,季清远背后有着楚国和瑞国的影子。

  他们的想法,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王刚刚已经说过,绝对不能把国家的命运,交给其他人来抉择。

  黎爱卿所言,我们蜀国也出了一些问题。」

  首相黎酒知道蜀王钱明义的性格,他没有通过语言美化,而是犀利的指出问题。

  「启禀王上,只是因为外国的支持,季清远即便想要搞事,他也不可能在清风酒馆,组织上千人参与。

  要知道参与的人,基本都是有着五百亩以上土地的农场主。

  他们不是较为贫穷的自耕农和小市民,本身没有多少资产,想要投机取巧拼一把。

  他们已经略有资产,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出这样冒险的行为。

  本来是最支持朝廷政策的农场主,他们都人心浮动。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朝廷必须要慎重对待这件事。

  要不然能抓一个季清远,还有张清远、李清远。

  只靠抓,那是抓不完,必须要彻底清除孕育他们的土壤。

  人心永远不会满足,这些农场主有了一份存身的资本,他们想获得更多。

  特别是看到蜀国、楚国、桂国等国的情况。

  这些人会变得更不安分。」

  首相黎酒说完自己的观点,蜀王钱明义还没有表态。

  蜀国内阁大臣兼吏部尚书许怀英立刻高声反对道:「黎首相这是变着法,推销你那套先发制人的思想。

  你的这种想法,完全就是为王前驱,让我们蜀国作为一个小卒子,给其他国家探路。

  建议黎首相翻看华夏的历史,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时机成熟,才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张角黄巢这种为王前驱的角色,他们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只能揭竿而起。

  我们却有很多选择,可以观看未来的局势发展。

  至少也要成为楚霸王,有问鼎天下的可能。」

  蜀王钱明义看着大臣们又争吵起来。

  这就是蜀国的现状,他们对于未来卷入战争,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虽说帝国给予一定的保障,不卷入战争也能活下去。

  但前往欧洲这种蛮荒之地建国的人,无论是君主还是跟随的臣民,都有一种不服输的闯劲。

  他们拼命的目的,那就是创造一个辉煌的国家,让自己青史留名。

  让他们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伏低做小,每个人心中都不愿。

  最关键的一点,按照《建邺公约》的相关规定。

  他们只要不是在战争中死在战场上,哪怕是被敌国俘虏,最多也不过是家产被没收,人被驱逐出境。

  作为失败者,不会被人夷灭九族。

  有了最起码的人身保障,也让各国的高层,对于战争的恐惧,下降了许多。

  蜀国高层其实没有投降派,全部都是主战派。

  但怎么战,

  大臣们的分歧很严重。

  首相黎酒、大都督何峰为代表的速战派,他们推崇先发制人。

  只有蜀国在开局打出优势,这才能保证蜀国不会被消灭。

  等到某个国家,以战养战,凭借他们工业国的优势,蜀国很难抗衡。

  吏部尚书许怀英为主的大臣。

  他们建议蜀国先观察局势,等到局势清晰时,他们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以蜀国目前的实力,没有能力挑衅工业国。

  只有站在胜利的一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想要操作好,实在是太难了。

  蜀国必须要在战争陷入焦灼之时,加入到未来胜利的一方。

  加入的太早,将会变成炮灰。

  加入的太晚,没有办法分享到战后的利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