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044章 曙光(四)(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44章 曙光(四)(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4360年(公元1663年),一月七日。

  由皇家科学院与帝国多所大学联合举办的技术拍卖会,在华夏大学大礼堂盛大召开。

  华夏大学副校长周百信负责主持这次的技术拍卖会。

  周百信校长看着不断涌入大礼堂的商人,他不必担忧因为经济环境不好,没有人理会这次的技术拍卖会。

  他作为太子苏蜀的心腹,从一个幕僚门客转变成华夏大学副校长,这可是从四品的官员。

  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的官员,他们在科举进士出身的官员眼中,这些人就是幸进的小人。

  这两个体系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都不受其他官员待见。

  但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的官员,虽说没有多少权力,但品级却是朝廷承认的官员品级。

  正七品官员才能担任知县,正四品官员才能担任知府,正三品官员才能担任巡抚。

  在帝国的初期,出现很多官员越级提拔的情况。

  随着太平盛世到来,新的科举进士逐年都会进入官场。

  朝廷对于官员品级与职务相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难再出现越级提拔的情况。

  学校体系与少府体系就成了很多有背景的人,混资历的平台。

  周百信作为太子苏蜀的心腹,他想要混资历,那也要必须取得不容别人质疑的功绩。

  这次技术拍卖会,是他辛苦拿下来的任务。

  他做好这件事,立刻就会成为正四品官员,跳出学校体系,外放成为一地知府。

  周百信没能做好这件事,他需要蹉跎好久,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对技术没有多少了解的周百信,过年都在书房里苦读,了解这些技术的情况。

  ……

  杜宝年与李宫一同走进华夏大学的大礼堂。

  这个能容纳一千人的大礼堂,座位几乎被坐满了。

  杜宝年感慨的说道「来的人太多,不知道这次能否找到令我满意的新技术。

  我是做农产品加工的业务,想要跨行业太难了。

  经济状况好的时候,我还进行了一些尝试。

  交了很多学费,这些跨行业的公司只能低价卖给其他商业。

  只有兴盛公司这个基本盘,依旧能保存下来。

  我已经交够学费,哪怕是看到感兴趣的新技术也不敢尝试。

  现在这个环境,贸然进入某个新行业,根本就找不到接盘的商人,破产的概率太大。

  破产对于我们这些商人来说,那是极度可怕的东西。」

  杜宝年说完这句话,他有些期待的问道「李兄,因为破产相关规定太过严苛。

  商人们轻易不敢开公司,即便是开了一个公司,他们也不敢借贷经营。

  没有银行信贷的扶持,小公司想要壮大,那是极度困难。」

  李宫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个问题我也在议会上提出,但议会之中的阻力很大。

  欧洲那些国家就是商人权力太大。

  一些大商人与大贵族联合起来,都能对方国王。

  帝国的一些势力,见识到商人巨大的破坏力,他们对于商人加强监管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

  帝国灭亡英吉利、法兰西等国的速度太快,让帝国的一些权贵,见识到商人误国的一面。

  这一代人退出历史的舞台,帝国才可能给商人松绑。

  我们是见不到这个时代,我们的子孙可以见到,未来一定是更宽松。

  现在只能量力而行,借自己能够筹集的钱。

  只要公司没有负债,破产相对来说,会轻松很多。」

  杜宝年听到李宫这么说,他也无奈的笑了笑。

  李宫在这个场合,旁落无言的说出来。

  这件事在帝国的权贵阶层,应该是公开的秘密。

  他的身份还无法融入权贵阶层,对于这些事情的具体情况,他还是一知半解。

  杜宝年了解到公司破产的代价极大,这是朝廷限制商人的手段。

  他认识到这一点,那也就不会奢望朝廷减轻公司破产的代价。

  他今后唯一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兢兢业业经营公司,不让公司破产。

  杜宝年安稳的坐在座位上,他不是第一次参与技术拍卖会。

  但却是第一次参与一千多人参加的技术拍卖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