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017章 风起美洲(三)(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17章 风起美洲(三)(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也当过兵,知道现在的军队,只要控制住弹药的供应,加强军官的管控与培训,并给予基层士兵足够的尊重与待遇。

  基层士兵造反的可能性很低。

  这些新汉人,他们对国家狂热的忠诚,比很多移民过来的汉人还强。

  他们的命运彻底改变,从朝不保夕,游牧渔猎的部落土著,成为曹国的国民,

  这些愿意成为汉人的土著,天然就认同这个国家。

  反倒是汉人移民,他们的选择太多,一不高兴可以随时移民其他藩属国,或是重新返回帝国。

  他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完全看国家给予了多少待遇。

  潞国公柳元正与学者交流过。

  土著被同化之后,他比真正的汉人对于国家还忠诚。

  关于这个现象,学者经过研究,这是普遍的现象。

  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形容这种现象,皈依者狂热。

  潞国公柳元正已经离开军队多年,但他也能判断出来。

  在军中新汉人闭眼有着玻璃天花板,他们转为军官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军中一些核心部门与重要地方的驻军,也不会使用新汉人太多的军队。

  曹国首相柳远山站出来提议道:“王上,我国应该加入《建邺公约》的成员国。

  在战场上禁止使用毫无人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曹王李大壮听到首相这个建议,他立刻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齐国公,你这个建议真是太妙了。

  我国不加入《建邺公约》,一旦使用白磷弹或是毒气弹,帝国毕竟会以这种理由,介入美洲的局势。

  帝国不介入的情况下,我们能掌控战争的规模。

  一旦帝国选择介入,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谁都无法预料。

  本王现在就批准曹国加入《建邺公约》,内阁立刻安排好这件事。”

  曹国的大朝会讨论完加入《建邺公约》这件事就散会。

  曹王李大壮立刻让大都督府行动,曹国的大军开始向着与魏国接壤的山区移动。

  曹国调兵的动作隐瞒不住,曹国大朝会的内容更瞒不住。

  曹王李大壮召开一个小会议,他能保证参与的大臣不会把情报外泄。

  曹国最核心的大臣都叛国,曹国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些大臣的利益与曹国的利益已经紧紧绑定在一起,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大朝会的官员,必然会有其他国家的探子,大朝会上所说的内容根本瞒不住。

  曹王李大壮却不担心信息泄露。

  大朝会上所说的内容,没有阴暗的阴谋诡计,全都是阳谋。

  阳谋不怕对方知晓,只要不出现影响美洲局势的变化,阳谋不会出现问题。

  赵国哪怕是知晓曹国不选择进攻襄国,目的之一是为了挑拨赵国和襄国的关系。

  赵国也不会改变既定的国策。

  赵国的国策是各方利益妥协之后,形成的最大公约数。

  只有赵国国内不发生赵王苏熊突然病逝,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赵国的选择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曹国的动作,让很多国家都放下心。

  襄国苏振兴了解到这个情况,他高兴的喝了半瓶白酒。

  他醉醺醺的说道:“本王的判断极为正确,只要海军实力强大,阻止曹军从海路登陆的可能,曹军就会放弃进攻我国。

  关注曹军的同时,要紧盯着赵军。

  我国现在已经与赵国接壤,两国之间失去众多缓冲国。

  曹国的判断没错,赵国很可能会尝试进攻我国。

  那时候我会让赵国知道,襄国遍地是男儿。

  赵国不敢进攻燕国,他们同样也不能轻取襄国。

  唯有向外界展示实力,我国才能生存下来。”

  祁国山京,祁王苏山紧张的神情终于能放松下来。

  南美地区两大强国,曹国和魏国发生战争。

  他这个小国的安全性,就有了充足的保障。

  但他一点都不敢懈怠,燕国的生存之道,已经让像燕国一样的小国,了解到小国真正能生存下来的方式。

  祁国必须要增强军队的实力,哪怕是实力不足,那也要打好防守战。

  美洲各大藩属国了解到曹国通电全世界,宣布加入《建邺公约》。

  他们也反应过来,纷纷通电全世界,宣布加入《建邺公约》。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