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神洲异事录> 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九章、人事已全非(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守备叙述之下,太子李仁之所以被废,几乎全是因徐恪之“功”。若不是徐恪清理国库欠银,太子贪墨百万国帑之事,圣上岂能知晓?若不是圣上严令太子限期偿还国库欠银,太子又怎会大肆卖官鬻爵?若不是圣上逼迫太急,太子又怎会铤而走险意图谋反?是以,若没有徐恪率先向太子发难,太子又怎会有今天被废的下场?!

  这些话让汪猛听得心惊,他顿感自责、愧疚、愤怒、悔恨不已,到最后,越听越是难受,索性愤而离席,甩袖离去!

  留下那名守备,手举着酒杯,脸上一片茫然……

  守备哪里能知道,那个时候的汪猛,心里已自责之极,只想一死了之!

  汪猛原本就是太子门下的一名家将。他父亲自小就把他送进东宫,做了太子身边的一名习武陪练,是以汪猛与太子自少年时就相识,且关系一直不错。太子李仁也一向待汪家不薄,汪父过世之时,太子还亲往汪府祭奠,而平常时节,太子给汪猛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

  汪猛对太子一向忠心耿耿,此番他奉旨南下颁示招贤皇榜,原本只需在江南短暂停留,即日便可回京,可他偏要在杭州府逗留了好几日不肯离去,其目的就是奉太子密令,要搅乱这江南官场。

  太子身边不缺人手,缺的是银两,而江南道四府正是大乾天下最为富庶之地,尤其是杭州府盐税,更是惹得各路皇子都分外眼红。

  临行前,太子曾与汪猛深夜密谈了一次。太子叮嘱汪猛,整个江南道如今被老八的人把控,已是针扎不进、水滴不入,可这里头的油水不可谓不巨,他让汪猛千里南下之后,伺机而动,最好搅得江南官场大乱,届时太子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汪猛不负太子所望,他在杭州城内密查了好几日,终于查明整个杭州府衙如今都已和分水堂沆瀣一气,分水堂打着官盐的名头四处贩盐,内里所运的其实多数都是私盐,而官府明知此事却无人去查,说明那分水堂与杭州知府之间,私底下必然已达成了某种协议,而分水堂背后“孝敬”知府洪文堂的银子,自然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当时的汪猛毕竟呆在杭州城内密查的时间不多,还未能查到,其实分水堂背后真正的靠山,并非只是杭州知府洪文堂,而是江南道经略使汤山劭。

  汪猛一来性子急躁,行事便失之于谋划,二来他自负武功高强,在青衣卫内也没几个能敌,是以做事就有些托大。他自以为查清了江南盐业之真相后,立时率先动手,在运河边的码头上,单凭一己之力,就想公然抓捕方树龙。

  当时的方树龙正监督手下往船上运盐,见汪猛一个人上前,哪里将他放在心上?只是方树龙做梦也未曾想到,自己只与汪猛斗了三招,便被对方以一记“苍鹰搏兔”制作要害,然后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之后,汪猛将方树龙的人头带到杭州府衙大堂。依照他原本的设想,是欲借洪文堂之手并杭州步军营的人马,先将杭州分水堂的贼众尽数铲除,待自己回京之后,再参上洪文堂一本,如此,即可借洪文堂之力先行除掉分水堂,又能借此挑拨洪文堂与晋王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待洪文堂被免官之后,太子就可安排自己的人来做这杭州府的父母官。

  只是,他想法虽好,但之后的事情发展,却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