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带着史前生物,征战三国> 第七十三章:袁绍袁术(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十三章:袁绍袁术(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卞玲珑不仅舞跳的美,歌声也很不错,那娇滴滴的小调,酥媚入骨,让人听了之后,浑身舒爽。

  歌舞之后,便是诗会了。

  青楼的姑娘们,只要是没接客的,全都凑了过来,想要一睹这些风流才子的美妙诗篇。

  在大汉,文风盛行,女孩们,不像后世,只喜欢有权势的有钱人,此时的她们,更青睐一些才华横溢的饱读之士。

  诗会的流程也很简单,那便是众位才子,相互商量着,临时出一个题目,然后在座的才子,根据题目,吟诗作赋。

  在汉朝,乐府诗比较盛行,文人们相互赋诗,大多也是做的乐府诗,或者干脆做赋。

  那么什么叫赋,什么叫乐府诗呢?

  赋,是由楚辞衍化而来,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的文学家陆机曾经在《文赋》中说道:“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情感的,要写的华丽而又细腻。

  而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的爽朗而又通畅。

  这是晋代以前,诗和赋的主要特点。

  赋的特点是,语句上,以四字句,或者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如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里面对偶整体,错落有致,语言上,也经常运用典故。

  汉乐府诗,指的是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是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称为‘歌诗’,意思是,可以歌唱出来的诗。

  后世的文人模仿这一形式,所做出来的诗,亦称为‘乐府诗’。

  最出名的乐府诗,有《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它们合称‘乐府双壁’。

  而曹操的《短歌行》《长歌行》《龟虽寿》,也是乐府诗中的精品。

  出题这种事情,当然是由在座最有威望,最有名气的名士来出了,不一会儿,易鹏便听见四周的士子们,全都高喊着同一个名字:

  “出题的事情,当然应该交给本初兄来做了。”

  “本初兄才高八斗,由您出题,再合适不过了。”

  ……

  一个姿容威仪的年轻公子连忙对着四周众人客气道:“哪里哪里,各位仁兄谬赞了,我袁绍何德何能,能够担此重任……”

  袁绍,袁本初。

  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名人,全盛时期,曾经全据整个河北之地。

  易鹏抬头望去,见对方果然一表人才,容貌潇洒出众,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十足。

  从四周士子对他的尊敬态度便可以看出,他在一众士子之中的高超人气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