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带着史前生物,征战三国> 第一百九十四章:阎圃的计策,汉中求援(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四章:阎圃的计策,汉中求援(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甚至杨昂自己,也被张郃所杀。

  杨任不奈,只得退走南郑。

  曹军进逼南郑,杨任再次率军出战,与夏侯渊大战三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所以,纵观张鲁麾下,杨任首当第一,没有任何异议。

  而随着易鹏入蜀,尽得巴蜀之地,剑阁便成了其与汉中的边关,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张鲁特意派遣大将镇守于此。

  而镇守剑阁的主将,正是张卫。

  张卫为张鲁麾下,主管军务的大将。

  不过他能够担任此职,倒不是因为他能力出众,而是因为,他是张鲁的弟弟。

  张鲁心里十分清楚剑阁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张卫之外,张鲁还给了他几个副将,其中便有昌奇和杨任。

  甘宁袭杀敌营时,刚要撞见了昌奇,甘宁见昌奇身穿将服,便知道其必定是敌营中的将官,相比起小兵杂鱼,甘宁更希望斩杀的,是敌方大将。

  这样杀起来,才过瘾嘛。

  因此,甘宁看见昌奇,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大笑一声,腰缠锁链,手握两把短刀,朝着昌奇扑杀而去。

  昌奇不过是个三流武将,哪里是甘宁的对手,不过数个回合,甘宁便一刀抹了对方的脖子。

  “没意思!”

  甘宁看了一眼倒地而亡的昌奇,随后踩着他的尸体,走了过去,继续扑杀向了敌军。

  甘宁性格粗暴,简直就是一个战争狂人。

  剑阁军营。

  张卫看着溃不成军的部下,知道这剑阁恐怕是守不住了,于是他干出了一件惊人的事情。

  他竟然弃军队于不顾,自顾自的策马逃跑了。

  像这样的富二代公子哥,平日里除了会贪图享乐之外,一旦遇见危险,便是这副德行,只顾着自己逃命了。

  历史上,张卫也是如此,在面对曹军来袭时,他也是在第一时间选择了逃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张卫这个主帅竟然自顾自的逃了,那镇守剑阁的守军可想而知,士气跌落到了何种程度。

  在易鹏军猛攻之下,整个剑阁守简直就是一击便溃,士卒纷纷逃窜,毫无斗志和抵抗之心。

  杨任见败局已定,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收拾残军,退回了汉中。

  没过多久,易鹏军便完全占领了剑阁这道险关。

  剑阁一破,整个汉中平原便完全暴露在了易鹏军的兵锋之下,他们随时都可以率军攻打过去,其间不再拥有阻碍关隘。

  汉中,当张鲁看着满脸狼狈的张卫时,气的都快要吐血了。

  为了能够守住剑阁,他可是给了张卫足足五万人马,结果就这么一败涂地,一夜之间便丢失了关隘。

  此时,张鲁想要拔出腰间利剑,一剑杀了张卫的心都有。

  不过,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他也不是真心想要杀他。

  在拔出利剑,做了做样子之后,,身边人一劝阻,他也就放下了刀剑,停手了。

  发完怒火之后,他便看向四周群臣,询问破敌之法,“如今易鹏的大军,已经占领了剑阁,整个汉中完全暴露在了他的兵锋之下,只要他愿意,敌方大军不过数日,便能够兵临城下,如之奈何?”

  张鲁的目光,首先看向的是阎圃。

  相比起其他人,张鲁更为信任他的谋略。

  阎圃沉思片刻之后,说道:“易鹏大军实力太过强劲,单单依靠我们,恐怕难以守住,比如请一些外援,前来相助。”

  “外援?”张鲁问道,“外援,从何而来?”

  阎圃分析道:“汉中勾连司凉,司州自然不会相助,而东面的南阳,属于袁术的地界,袁术刚刚与易鹏结盟,同样不可能相助。如此算来,也只有凉州,有可能过来援军。”

  此时的凉州,又是什么情况呢?

  东汉末年,凉州一带拥有诸多势力。

  如北地的先零羌,陇西郡枹罕,河关一带群盗以及湟中义从胡、凉州义从等等。

  正是因为拥有这么多的异族势力,才使得这个地方叛乱不断。

  东汉末年,凉州发生的第一次起义,是湟中义从胡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的叛乱。

  湟中义从胡是一批依附于东汉朝廷受东汉驱使的少数游牧民族,最初以月氏人为主。

  但是后来,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落,这些胡人也开始打起了坏主意,想要叛乱直立。

  后来,宋建、王国两个首领,也带着部下加入了凉州叛军。

  宋建和王国,是凉州义从的首领。

  凉州义从,与湟中义从胡是一个意思,都指的是归顺东汉的草原游牧民族。

  当时,北宫伯玉、宋建等叛军攻打金城郡的时候,宋建、王国假意投降,要求见凉州的官吏边章和韩遂,金城太守陈懿害怕叛军势大,因此让二人出城与凉州起义军见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