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对剧本的角度是从自身需求出发,比如:这个人物太坏了,对我的形象不好。我特么管你演的是不是反派呢?妲己又怎么了?必须有亮点,给我改……一堆大咖干过。
这还只是从位置角度考虑,每个人还都有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性格,风格,对事物不同的看法与追求。文学无门,别管懂不懂,拿到剧本都能给你瞎几、把戳上几句。
就这还不够,有时候还要考虑冲奖需求,于是还要温馨,要治愈,要特么人文关怀,要哲学思考,要升华主题!
这也要那也要,给你堆狗屎要不要?
所以说编剧苦逼啊,反之财务税务法务程序员等技术职业就没什么人能随便戳了——门槛高,不懂就是不懂,瞎开口换来的只会是一句“你懂个j、8”。
总之结果就是编剧们在这无数的要求中妥协。
最终当你满足了所有人时,剧本也就沦为平庸。
但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大众产品,又是高投入产品,本身就是争取对最多人群负责,所以真正的商业片,恰恰就是这么磨出来的——大部分,和张瑶还真是高度相似。
说台词也说得有模有样,演技虽然不怎么样,但好好调教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这让李闲云大感满意:“我看成,关键这样一来,我剧本也好做了。”
不是所有的演员都要走,只不过因为张瑶是主演,她一走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张瑶这个事解决了,后面的许多麻烦也随之解决。
李闲云当即给张瑶打了个电话,直接表示可以不追求她的违约责任,但她剩下的戏份要由替身以她的名义完成,张瑶必须授权许可,然后抽一天时间补部分镜头,不用在鬼屋拍。
你要不同意,我发你上次的视频。
张瑶一听说不要自己退钱,只要配合一天,立刻同意,顺带要求视频删除。
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剩下的还有无数小问题。
这时候任志的作用就出来了,作为影视圈的老人,他的确在这方面驾驭轻熟。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李闲云就和任志一起就剧本和具体拍摄进行讨论。
偶尔李闲云也会请教一下容大升,要求容大升就镜头方面给出指导,帮他一起画分镜,参与后期剪辑,条件也是不追究他的违约责任,还可以在导演后面加上他容大升的名字。
容大升竖起八根手指:五千块。
李闲云同意。
就这么着,菜鸟导演李闲云李大作家编剧制片监制投资人,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电影拍摄筹备工作。
李闲云花了三天时间,终于将剧本改好,定名为《密室鬼战》。
超级low的名字,但是商业电影要的就是这个。
点题,又有密室又有鬼,正是本部电影的卖点核心。
任志还曾经想叫《女鬼大战机关屋》,不过被李闲云给否了,你这也low的太过分了。
同时任志也费尽心思说服了杨恩俊等人继续参加拍摄,使得原先拍摄的可用素材再度增加,然后又更换了一批技术人员。
接下来就可以开机了。
开拍前,李闲云立下了一个规矩:由于本次拍摄采用高科技手段,包括全息投影技术,磁约束等手段,涉及商业机密,任何人不得打听,同时现场不许使用手机拍摄,还要签订拍摄全过程的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