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上,没什么好说的,多卖多赚,可在政治上,做好自己的活最关键,你想上进一些,可以做一些预测,当然必须跟自己的工作有关系的,不然很容易僭越。
官场上,能坐百分百的事情,可以做百分之一百五十,可千万别做百分之两百的事,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毋高朗做到这一步
就可以了,毕竟是建议,如果真把接下来的安排都搞定了,呵呵,指不定一直调令去守水塘就麻烦了。
边军对于将领手中的权势可是进行方方面面的控制,既能让你打仗打的舒心,又不会让你权柄过大。
武将就是武将,好好打仗,别整另外的幺蛾子,武将参政,天理难容。
为什么,杨乾一直在筹备体制改革,还不是相权过重导致的。
出将入相可不是说说的。
宋朝之前,不管是丞相还是宰相,大部分都是以前的领兵大将。
有军中的威望又有政治手腕,皇帝牛逼那是可以压着,等皇权势弱的时候,相权盖过皇权不是洒洒水的事嘛。
当然,毋高朗还是有些不放心的看向身边的一员大将。
把匠人们挥退后,他熟稔的朝着旁边大将问道。
「我这样汇报没事吧,侯爷不会多想吧?」
旁边身穿大将服饰的年轻人嘿嘿一笑。
「我只是监军,又不是文官更
不是武将,你跟我说这些我也不懂。」
「那行,你可要给我作证,我只是想要固定战果。」
年轻大将摸了摸鼻子,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放心,是你的就是你的,是你和将士们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谁都抢不了,不是你的,就别惦记,拿了也睡不着觉,反倒是个祸患。」
「此地岛屿可是一处妙地,其中财富不可计数,侯爷也不会独吞,听说,侯爷有意弄出勋爵制度,未来可有食邑。」
毋高朗的唾液都不由快速分泌起来。
开玩笑嘛这不是。
在夏国,食邑非常困难,在边军这里就更困难了。
给你食邑五百户,那就是边军每年平均下来,一户农民能产多少粮食,五百户那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收入。
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退休之后,日子也能过的相当潇洒。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官,总有一天是要老去的,养老的问题也会逐渐提升日程。
毋高朗的双眼不由瞪大了。
「只有封君和封侯才有食邑,难不成.......」
监军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你担心个得儿,以你今时今日的地位,日后权柄只会越来越重,勋爵制度出来,肯定有你一份,我的职责就是看好你,不让你走错路,毕竟你打胜仗,老子也能升职,不然好好的望海县不待,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作甚?」
青年的话说的非常不客气,但听在毋高朗的耳朵里面,无异于一个深水炸弹
太爽了!
岁俸本身就不少,每年还有奖金,外出征战更有大把补贴,自己的身价已经不少了。
说得难听点,打仗还不是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嘛,现在自己都有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