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无论魏晋> 另辟蹊径(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另辟蹊径(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游戏外的云玩家在两位神仙打架之后,又开始了一番单打独斗的岚姐和后台强力的肖姐谁更有能力的争论。

  只是没有什么结果罢了,反正当肖晓晓将十二万多的贡献在换了全套时装和各种特权后,按着兑换新号的规定,剩下的十二万多只能一次消费买了一个新号,而这时已经有各种势力留言寻找她买号了。

  现代社会里有钱人很多,但再有钱买不到时间,如今竟然有了拉长时间的游戏,又有几个大佬会不想试试呢?

  但这肖晓晓只是淡然地把号交上去,一个人都没理。

  然后基地又迅速向各军区发起了下一拔选拔,而这次的报名人数比上一次涨的更恐怖了。

  肖晓晓很好奇下次又能选出一个什么样人物进来。

  ……

  场外的热闹并没有影响到魏瑾,她一边惊叹肖姑娘的操作,一边观安排着上党地区的军役。

  乞活军的一万多人加入,让上党紧张的劳动力有了一点空隙,所以让每个成年人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已经成了的新计划,在这个乱世,没有一点武力值是不行的。

  也不需要太多——在这个历史时期,只要有最基本的令行禁止水平,就已经是一支优秀的大军了。

  服从命令听指挥,这也是工业社会的必须成为习惯的常识。

  孟岚姑娘虽然换了号,魏瑾将她重新任命为她宣传队的队长——先前培养的手下们很快被“新”队长收服,他们再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只宣传队现在的任务就是每天上山下乡,给偏远一点的农人们讲解政府每一样政策的用心,告诉他们外边的情况和平静生活的得来不易,需要捍卫。

  农人们开始是兴趣不大的,后来宣传队过来时会顺便带着一些货物出入村落,赚点外快——然后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欢迎,大家都愿意在挑选货物时听他们唠嗑两句。

  宣传队在发现这一点后,报给孟岚,于是姑娘立刻转换了思路。

  他们迅速挑选记忆力和口才好的人,把外边的事情编成故事,每天在茶摊、水坝边说书,晋朝的故事虽然乱,但讲起来其实还挺精彩的。

  比如晋武帝统一三国后羊车临幸上万人的后宫,大家一边唾弃一边羡慕。

  比如石崇用美人劝酒杯,谁不喝就把美人杀了,大家听得义愤填膺。

  比如傻皇帝和八王之乱的,他们为什么会变成流民,为什么民不聊生,大家听得咬牙切齿。

  ……

  豪门出生的县令温峤感觉很是不对,几次三番地向魏瑾抗议,说这样的事情到处说让王室威严何存,对你的治理地方人心不稳,还尽早制止为好。

  魏瑾随便应付他几句,“说公道自在人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让他退下了。

  温峤少年气盛,并不服输,立刻就找到崔家兄妹,想请他们一起去劝魏瑾。

  但他出门时正好遇到赶集日,马车被堵在路上了近半个时辰,索性下身走去。

  崔家兄妹还在住在铺子里,那正是最车水马龙的一条街,温峤才走几步就后悔了。

  太挤了,人太多了!

  这条明明比洛阳城的步道还寛,足有四丈的大路人来人往,来往皆是叫卖声,让他根本维持不住名士风度。

  “孩子他爹,你看那锄头,刃可利了,又便宜,咱买一把吧……”旁边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在铁具铺里喊道,“以前在乡里,等铁匠打一把就要好些日子,还贵得紧呢。”

  “买什么锄头,我被分到路桥队了,只用推碳渣车,用不着锄头,”旁边的汉子反对道,“你再等些时日,这里工钱给得大方,等我多攒些钱,在潞城落了户,买了地,再买这些零碎。”

  “也是……”

  想来是那些新来的流民已经拿到这七日结的工钱,前来买货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