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必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后!【必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ddxsku81中文网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水车之事,只怕难如登天啊。”

  “守仁,老夫知晓你心系天下百姓,但很多事情,不是有想法就行。”

  “明日还是起一道奏折,告知陛下,将此事暂时搁浅吧。”

  顾言很满意许清宵的回答,因为他看的很透彻,可满意归满意,眼下的的确确碰到了一个死局。

  商会不愿低价卖。

  户部不愿高价买。

  这买卖就做不成,谁来了都没用,除非用皇权压制,但真动用了皇权,势必会引来可怕的动荡。

  所以这是一个死局,户部被架在了火上,进不是,退也不是,难办啊。

  马车内。

  许清宵听着顾言所说,他不由沉默,脑海当中浮现一个又一个的念头。

  过了一会,许清宵开口道。

  “顾大人,事情还未结束,有转机。”

  许清宵如此说道。

  此话一说,顾言不由略显好奇了。

  他身为户部尚书,明白很多事情,也知道这背后牵扯了许多势力,眼下所有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个高价一个低价,这是做生意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大的麻烦。

  听许清宵这个口吻,似乎是有了应策之法了?

  “你有办法?”

  顾言问道。

  “应该是有。”

  许清宵缓缓回答。

  可这话一说,顾言惊讶了,他是知道许清宵敢说有,就一定是有。

  “你能将价格压到多少?”

  顾言直接问道,也不绕弯了。

  “具体数额不知,原本想着让三大商会一二成卖给我们,现在看来不行了,估计是我们定价的五成,最多五成吧,不然他们也不乐意。”

  许清宵说出价格。

  而顾言整个人有些宕机了。

  马车内,显得异常安静。

  顾言看向许清宵,其眼神就好像看见鬼一般。

  五成?

  定价的五成?

  七千五百两的五成?那不就是三千七百五十两白银?

  现在人家开的是一万六千五百两白银啊,你让三大商开出三千七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

  人家脑子有问题还是你脑子有问题啊?

  如若,现在换做任何一个人坐在自己面前,除非是女帝,不然不管是谁,敢跟自己说这样的话,顾言绝对上去就是两耳光。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试问一下,一样东西原本可以卖出一万六千五百两白银,可让你以三千七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卖出去,在你知道其价值的前提之下。

  谁愿意?这不是白给吗?而且还是亏本白给啊,一点利润都没有就算了,还得亏本。

  相当于亏个三成左右,因为七千五百两白银是户部的价格,他们的成本价肯定没这么高。

  看着顾言不说话,许清宵又淡淡吐出两个字。

  “包邮。”

  声音响起,顾言有些皱眉,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免漕运。”

  许清宵换了个方式,一瞬间,顾言沉默了。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三千七百五十两还免漕运费?

  守仁,你是不是被才气冲傻了?

  顾言咽了口唾沫,等过了一会,心情平复后,才继续开口。

  “守仁,你有什么计谋?可不要乱来啊。”

  顾言有点怕,怕许清宵对大魏商人直接开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宁可不要这样搞。

  斩番商,是因为番商惹了民怨,而且说来说去是异族人,不给他们脸又能如何?

  可斩大魏商人不行,这开不得玩笑,后面涉及到的是什么?是整个大魏上上下下,无论是百姓还是权贵,都涉及到了。

  除非他们找死,比如说你手头上有他们通敌的证据,否则的话,不能动。

  “顾大人,您放心,清宵不会冲动。”

  “我有计划,只是暂时不能和顾大人您说,但有一件事,顾大人一定要帮我,否则的话,清宵这计划施行不了。”

  许清宵这般说道。

  “你说。”

  顾言询问,倒也干脆。

  “拟一道奏折,由户部昭告天下商户,大魏需推广水车工程,欠缺银两,望大魏商人,慷慨资助。”

  许清宵平静道。

  “商人资助?”

  顾言有些好奇了,这种事情倒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第六次第七次北伐之时,也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会发布这种公告。

  希望各地商人能够资助一番,但一般来说往往是权益交换,真心愿意资助的人不多,撑到死一百万两白银,这还是极大的商会,而且出于其他目的。

  刚刚捐赠百万两白银后,回头又借助这个去赚取百姓钱财。

  而大部分的商会,捐个几千两几万两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商会一年收入几百万两,却捐赠一百来两。

  这意义不大,反而有点损失国体。

  “恩,而且限制在京都内,京都之外不要说,就在京都内,但允许各地商户来京捐赠。”

  许清宵继续道。

  “限制京都?”

  顾言这回更加不理解了,京都权贵是多,有钱人也多,但越有钱越抠门,更何况捐赠大魏?

  要说战争时期还好说一点,毕竟国破山河,很多商人也会受到波及,所以不得不捐,可现在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让这些商人捐赠,几乎不可能。

  再者,捐赠之后,也没什么好处,无非就是户部送点牌匾之类,当然捐的最多,比如说最高记录,一千七百万两,武帝赏了几个字,不过不是牌匾,只能贴在家族内堂。

  有意义是有意义,但意义不大。

  故此,顾言实实在在不理解许清宵的想法。

  “大人,总而言之,您这样做就好,其余的交给许某。”

  “七天之内,我让三大商会,争先恐后提供材料。”

  许清宵出声,他语气之中充满着笃定。

  望着许清宵满脸的笃定,再加上这信之凿凿的语气,顾言心中充满着好奇,可许清宵既然不说,他也没有过多询问了。

  七天!行,那就看看许清宵这七天后,到底用什么办法,让三大商亏本给银。

  过了一会,马车来到守仁学堂。

  “顾大人,一路慢走。”

  许清宵从马车走了下来,朝着出来相送的顾大人一拜。

  “早些休息。”

  顾言点了点头,而后回到了马车内。

  踏!踏!踏!

  待马车前行,许清宵也吐出一口气,他转身进入学堂,开始准备计划。

  只是待许清宵走入学堂后,茶桌上,一道熟悉的背影出现。

  “陈尚书。”

  许清宵有些好奇,他没想到陈正儒竟然在守仁学堂内等待着自己。

  “下官许清宵,拜见陈尚书。”

  许清宵快步走去,朝着陈正儒一拜。

  “守仁,莫要行礼。”

  陈正儒起身,托住了许清宵。

  “陈尚书,这般时辰,您?有要事?”

  许清宵好奇了,这个时辰,天都黑了,怎么陈正儒突然出现?

  深夜造访,估计是很重要的事情啊。

  “守仁,可能要出事了。”

  陈正儒压着声音,缓缓出声。

  这话一说,让许清宵不禁皱起眉头。

  堂堂大魏丞相,吏部尚书,文宫大儒,这种人物见惯了风浪,任何事情在他面前,可能都是一件小事,而他说出事,那一定是大事。

  “尚书大人,入房说?”

  许清宵请对方入房。

  “好。”

  陈正儒直接走进许清宵房中。

  待入房后,许清宵微微抬手,八荒钟出现,浩然正气弥漫周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结界的东西,可以防止他人窥视。

  “如此文器,当真不凡。”

  望着八荒钟,陈正儒忍不住赞叹一声,但今日他有重事来寻许清宵,故此没有多聊。

  “陈大人,何事?”

  许清宵不浪费时间,直接开门见山道。

  “守仁,老夫问你,这次太平诗会,你有什么感觉?”

  陈正儒询问许清宵。

  “大魏文坛的确没落。”

  “但没落的有些古怪,清宵不知大魏文坛的实力,可再不济,十佳文人,除第一天外,往后就一二人入列,即便是第一日,也不可能只有五人。”

  “再者,十国大才这次气势冲冲,按理说他们应该是尊重大魏文宫,礼敬大魏,可这一次这些文人,仿佛根本就不在乎大魏文宫,也不在乎大魏。”

  “光是退场之事,按理说任何明意文人都不会去做,有失儒者之风,不像文人,反而像一些商贩。”

  许清宵指出其中问题,这三个问题给他的感觉最严重。

  堂堂大魏文宫,哪一个不是各地天之骄子?再者还有四大书院,相当于大魏四大顶尖学府,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拥有儒道天赋的存在。

  是开窍读书人,可在太平诗会上,竟然一个都没有入列,到头来还是靠自己力挽狂澜。

  可以想象到,如果自己没有出现的话,大魏这次就丢人现眼了。

  还自称什么儒道正统,圣人一脉?全是笑话。

  “恩。”

  “大魏文坛的确有些下滑,这也正常,毕竟受到北伐影响,然而,即便是再受到影响,也不至于太平诗会这般不堪。”

  “至于十国大才,他们的的确确有些古怪,若换上一届太平诗会,尔等见老夫,必礼拜无比,眼神之中,都会带有敬重。”

  “在大魏行事作风,也会尽显客气,甚至面对大魏文人,也是各种讨好,但今年不一样,他们略显狂妄。”

  “眼神带有倨傲,气度完完全全变化,这提前退场,自大魏建国以来,也从未发生过,莫说大魏没有做错,即便是大魏做错了,他们也不会提前退场。”

  “你可知为何?”

  陈正儒点了点头,同时回答许清宵这些问题。

  “为何?”

  许清宵问道。

  “朱圣源于大魏。”

  “故天下文人,视文宫为圣地,大魏文人为圣人门徒。”

  陈正儒说到这里的时候,显得无比骄傲,同时也无比自信。

  而这一点,许清宵也不得不承认。

  圣人的影响有多夸张?

  自己言语,根本不是辱圣,也不是对圣人不尊重,说到底是不想走朱圣一脉,而是选择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学派,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至少在朱圣没有成圣之前,有很多人都开创过自己的学派,而朱圣学派也是从当时一路杀出来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