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魏文曲星,华星云登门拜访!初次交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魏文曲星,华星云登门拜访!初次交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ddxsku81中文网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十万万两,清宵目前只有七成把握,剩下三成,则在李叔以及各位身上。”

  许清宵认真道。

  “我们身上?”

  众人好奇了。

  “全力发展大魏,随时做好北伐蛮夷先攻防守。”

  许清宵定下格调。

  但他知道,武官一脉不会完全听取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们也不敢保证,自己就真是一心为武官。

  可许清宵更明白的是一件事情。

  武官一脉无论如何都想要北伐,既然想要北伐的话,就会多买一份保险。

  而且自己说的一点都没错。

  女帝是不可能北伐的,至少今年不可能,明年也不可能。

  与其如此,为什么要去得罪女帝?

  而现在许清宵拿出一份保险交给他们,当做交易,何乐而不为呢?

  若是许清宵做到了,那么一切都可以按照许清宵说的去做,北伐近在眼前。

  如果许清宵做不好,那也没事,他们继续跟女帝谈判,无非就是说,高看了许清宵罢了。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亏啊。

  “守仁侄儿,如若今日坐在这里的人,不是你的话,老夫早就赶人走了。”

  “但老夫相信你,五年之后,不说国税十万万两,只要有七万万两,老夫从今往后,无论如何的支持你。”

  安国公做出了决定。

  这个交易一点都不亏,答应下来是好事,当然表面上肯定是要这样说的。

  “多谢国公信任。”

  许清宵朝着众人一拜。

  既然连武官一脉都谈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跟百姓谈一谈了。

  许清宵想要走,但却被安国公直接按住了。

  “别想走,留下来喝几杯。”

  “对对对,守仁老弟,你这就想跑?留下来喝几杯,多久没见了。”

  “今日你别想走,留下来,喝,多喝点。”

  众人直接按住许清宵,非要拉着许清宵喝酒,死活不让他走。

  看着众人如此,许清宵也没办法,硬着头皮陪大家喝酒,只是这一喝就喝了两个时辰,不管自己说什么,人家就是不放人走。

  也让许清宵一阵牙疼。

  不过好在两个时辰,喝的也差不多了,许清宵总算是逃走了。

  他有些醉,王府的酒很古怪,逼不出来,只能慢慢消化,好在许清宵运转金乌淬体术,体内的酒气也瞬间消失了不少。

  但还是有点小晕。

  回到守仁学堂中,许清宵本想将赵大赵二兄弟喊来问问情况,结果赵大赵二兄弟二人第一时间走来,十分激动道。

  “许大人,您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许大人,说出来您肯定不信。”

  两人满脸激动,凑到许清宵面前说道。

  “怎么了?”

  许清宵喝了口茶,缓缓酒劲。

  “许大人,您不是让咱兄弟二人去办事吗?在皇都内传水车是您制作出来的吗?”

  “您知道百姓是什么反应吗?”

  赵大激动道。

  “什么反应?”

  许清宵也有些好奇了。

  眼下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唯独就是百姓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让赵大赵二先传一遍,看看百姓的反应,然后再决定出手不出手。

  所以有些好奇。

  “大人,我们两兄弟刚刚扩散消息出去,百姓们第一反应是不信的,毕竟这水车在百姓眼中,现在成为了祸国殃民的东西了。”

  “可随着刑部去抓人,将几个散播谣言的人抓进刑部后,不少人开始发声了,证实水车的确是您做出来的,甚至刚有几个南豫府都的百姓来到咱们京城。”

  “大肆宣传水车的作用,并且各种夸赞您,甚至南域府都已经有一些手艺人,做了一些小型模具,展示给百姓看水车的作用是什么,宣传水车的好处,并且为您说好话。”

  “现如今,满京城的百姓都在夸这水车利国利民,而且也都在夸许大人您当真是聪慧无比。”

  赵大兴奋无比地说道,一旁的赵二也忍不住赶紧插嘴道。

  “不止是这个,许大人,还有一点的是,现在有人传,您当初打造这个水车,是因为陛下罚了南豫府百姓一成税收,所以为了补偿给百姓,才会制作此物。”

  “如今百姓们都再夸您真心为民啊。”

  赵二补充了一句,也正是因为这句话,百姓们更加相信水车是好东西,也相信这东西是许清宵搞出来的。

  “有如此夸张?”

  许清宵有些好奇了。

  说实话百姓这一关,许清宵其实没底的,毕竟有人提前散布谣言。

  老话说的好,造谣一时快,辟谣跑断腿。

  自己都做好跑断腿的准备了,可没想到的是,百姓竟然如此支持自己?

  这有些没想到。

  “一点都不夸张,大人,您要是不信,您去外面看看。”

  赵大满脸笃定道。

  “那行,你们在此等我。”

  许清宵还真要眼见为实,不是不信这两人,而是此事事关重大。

  刚回来,许清宵又走了。

  不过他特意戴了顶斗笠,怕百姓认出自己来。

  许清宵直接去酒楼,这里能听到大魏京都七成的消息。

  一刻钟后,许清宵来到酒楼,随便点了壶酒水,便坐在角落。

  的确,刚落坐下来,就听到不少人再谈论自己。

  “我跟你们讲啊,这许大人真是一心为民,陛下当初罚南豫府一成税收,许大人体恤百姓,觉得自己愧对百姓,所以才把这个水车给造出来。”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前几天给我通信,你们看,这作不了假吧?信上说的明明白白,我这个亲戚,就是农耕为生,之前收成都一般般,现在翻了翻,因为有了水源,他把废田也用上了。”

  “现在整个南豫府百姓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南豫府看看。”

  一个男子声音极大,说着这件事情。

  同时拿着一封信,给大家伙看。

  不少人凑了过去,扫了一眼信件后,当下议论声响起了。

  “这要换做是别人,我绝对不信,但许大人我信啊,他一心为民,怼大儒,闹刑部,斩郡王,除女干商,哪一件事不是为了咱们老百姓?这水车如果是许大人搞出来的,就一定是利民之物。”

  “对,许大人一心为民,这水车一定是他搞出来的。”

  百姓们纷纷开口支持,但很快有人却满是好奇道。

  “那为什么会有人说,这东西没用呢?”

  此话一说,直接引来不少议论。

  “这还不简单?许大人为了咱们老百姓得罪了多少人?肯定是有人在暗中使坏,如此利国利民的东西,就要被这帮人给毁了。”

  “对对对,肯定是有人想要害许大人,我们可不能上当。”

  百姓们几乎是无条件支持许清宵,只要是许清宵搞出来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是好东西,如果有人说不好,那这个人就有问题,想要谋害许清宵。

  这就是现在百姓们的想法,毕竟许清宵所作所为,历历在目,大家都知道许清宵是个好官,一心为民,连立言都是为了百姓。

  “那之前为什么会说这东西是工部尚书,李彦龙搞出来的啊?我真有些糊涂了?”

  有人再次开口,充满着好奇。

  “这还要说,肯定是工部尚书李彦龙见此物极好,想要在陛下面前表现,抢夺了许大人的功劳。”

  “对,有这个可能性,反正李彦龙就不是个好东西,我等一定不要被蒙蔽双眼,如果李彦龙还敢承认这是他搞出来的东西,咱们大家伙一定要闹,不可能让许大人做了好事,得不到好处。”

  “是是是,这话说的对,这个李彦龙,身为尚书,竟然如此不要脸,抢夺许大人的功劳,不为人子!”

  “对,不为人子。”

  百姓们显得义愤填膺,把李彦龙骂了一顿狠的。

  让许清宵有些尴尬,他想要为李彦龙出言解释一句,但想了想又不能说,万一解释了,他们又误解说是李彦龙威胁自己呢?

  唉。

  李大人,这个锅您还是背吧,总比祸国殃民要好。

  确定了百姓的想法,许清宵既是感动,也是开心啊,果然付出就有回报,本以为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却不曾想到成了最容易的事情。

  起身离开。

  许清宵回到守仁学堂当中。

  或许是心情极好,许清宵让李广孝额外加菜。

  陛下让自己一天内完成,而自己前前后后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解决了所有事情。

  要不是国公们非要拉着自己喝酒,估计半天都要不上。

  “唉!天不生我许清宵,大魏万古如长夜啊。”

  许清宵喃喃自语道。

  三大势力全部解决好了,如今只需要等明天上朝就行了,不过许清宵还要准备一样东西。

  完整的水车图纸。

  是的,完整的水车图纸。

  水车有三份画稿,第一份在李鑫手中,这一份缺少一些相关零件,这些零件看似作用不大,可实际上内藏乾坤。

  南豫府的水车,最多可以使用半年,那么就会出现几个问题,一是固定问题,二是运输问题。

  需要一个纽扣来稳固,但这个纽扣至关重要,没有这个纽扣,其他国家的人就算是照着水车一比一仿,也没有任何作用。

  半年时间一到,肯定会出问题,到时候就只能修补或者是用其他方法稳固,有事没事就要去搞一下,浪费人力浪费财力。

  而第三份,则是真正完整的水车,可以让水车稳固运行,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减少人工维修成本。

  这一份许清宵暂时不弄,第二份交给工部就好,第三份交给陛下,等一年之后,再让陛下命工部打造,装在水车之上。

  头一年,必须要花费人工去处理这件事情,就是让异族他国之人看到。

  这样的话,这些异族他国之人,只会觉得水车有些鸡肋,也觉得大魏异想天开,想出一个鸡肋之物。

  而大魏则可以自己偷偷发展,会不会被发现没关系,重点就是拖延其他国家抄袭程度。

  甚至就让他们起怠慢之心,这样的话,大魏就能稳固发展了。

  许清宵做事最喜欢的就是留一手。

  他不可能不知道大魏有敌国探子,所以藏一手最好。

  当然也有可能敌国有天才,猜到了这一点,可这也没关系,毕竟这东西藏不住,大魏的确要发展,抄了就抄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书房内。

  许清宵画着图纸。

  然而,一个时辰后。

  大魏京都之外。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出现在京都南城门。

  南城门入口车水马龙,一路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这里是大魏京都,大魏最核心的地方,每日不知多少人入城,每日又不知多少人出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