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定期的探亲活动,实际上涉及到了苏日之间的一桩交易,关于铁路的交易。
在日俄战争之后,当时帝俄政府被迫将中东铁路在长春以南至旅顺的路段,交给了日本政府,不过,长春以北至满洲里的路段,依旧归由俄国控制。
苏联成立之后,莫斯科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这段铁路又成为了中苏共管的资产,但实际上还是由苏联负责管理的。
在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苏联安排的负责管理这段铁路的工作人员、驻军,等于是在中国国内定居了,他们的家属也大都迁了过来,沿铁路一线的几个城市,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定居区。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35年,由于铁路处在伪满洲国和日本驻军的包围之中,长期受到各种骚扰,再加上这段铁路对于苏联政府来说有点鸡肋,于是莫斯科就将铁路以1亿4千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伪满政府。
铁路是卖出去了,但是长期在中国定居的一些苏联人,却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出于种种原因,不想回来了,于是,当时苏联便与伪满洲国签订了一项补充协议,每月两次,允许有亲属在伪满境内的苏联人过去探亲。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莫斯科考虑到苏日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计划禁止这种探亲活动的,但各种实际问题的存在,令这项规定未能得到执行,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与那些私自越境者不同,这些长期以来在边境穿梭探亲的人,并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工作上的疏漏,而在维克托看来,相比起步兵第88旅的成员,这些探亲者中存在潜伏间谍的可能性要高的多。
不过,类似这样的怀疑,他还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只能按照中去调查,毕竟探亲者的问题牵涉到的人太多了,其中伴随的利益纠葛也很复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些探亲者利用过境的机会,以各种夹带的方式从事走私活动,这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记录中都是存在的,而远东各地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之所以从未采取过行动,肯定不是因为他们看不见,天知道里面参杂着一些什么破事。
对于现在的维克托来说,他首先需要的一个破局的机会或是借口,这个破局的方式,必须不会引发太大的反弹,从而引起潜伏分子的警觉,同时,又能将那些与探亲者没有利益纠葛的人分辨出来。
维克托前来远东执行任务,只带了那么十几个人,这其中还包括了十多个警卫,所以,他办案就需要动用远东地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手,在摸不清状况的情况下,如果冒冒失失的动手调查,最终可能会徒劳无功。
“具体从哪方面着手,我已经有了些想法,”维克托说道,“明天叫上叶格罗维奇他们,一起开个短会,确定一下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