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最近一段时间里,赫鲁晓夫还在莫斯科州的范围内,大力推行一种全新的农业播种方法,他自己将这种曾经在乌克兰施行过的播种方法,称之为“方形穴播法”,这种播种方法相比起所谓的“春化法”,确实要科学的多,因为它有利于提高农耕中的机械化程度。
“方形穴播发”从去年开始,就在莫斯科州的三十七个集体农庄中进行了推广,事实证明,采用了这种科学的播种方法之后,莫斯科州在去年秋收的过程中,粮食增产了将近五个点。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还在莫斯科州的梅谢尔斯克地区推动大规模的垦荒运动,试图将梅谢尔斯克沼泽的边缘地带,改造为良田,而在过去两年里,垦荒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莫斯科州在梅谢尔斯克新建了四个颇具规模的集体农庄。
不管是解决莫斯科的住房也好,亦或是提高对莫斯科州农业工作的重视,都是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这一点是谁都需要承认的。
或许,此次赫鲁晓夫能够被列入到中央主席团五人小组名单内,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两年里,真的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的缘故吧。
此前维克托得到的消息是,在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马林科夫所作的报告,将是有关于实际工作的,而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则是有关于党章修改那一部分的,至于新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将由萨布罗夫同志来做......这样的决议,显然表明马林科夫将在未来负责部长会议方面的具体工作,而赫鲁晓夫将会负责党务工作,换句话说,在斯大林同志对未来的联盟中央领导层蓝图构建中,赫鲁晓夫并不是个被边缘化的配角,相反,他将是一个分量很重的核心人物。
很显然,斯大林同志的规划,给了赫鲁晓夫“力争上游”的野心,而这一次赫鲁晓夫在外交问题上提出的建议,则是他野心彰显出来的一个明证。
之前就曾经谈到过,作为联盟的领导人,必须在政治上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只有有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在联盟的政治版图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竖起旗帜,团结“同志”,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现在,且不说赫鲁晓夫所提出的外交建议是否符合联盟的利益,也不管他这条建议是不是真实可行,至少来说,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总归还是拿出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仔细分析一下,赫鲁晓夫为什么要选在当前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条看似有些不太靠谱的外交建议?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面对即将召开的全联盟党代会,不管是马林科夫也好,赫鲁晓夫也好,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的任何表态,提出的任何建议,其实都是他们以未来联盟领导核心成员的身份,在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党员干部面前的亮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要向全联盟的党员干部展示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方针路线之外,同时也要展现出自己的姿态来,或者说,是展现出自己的性格、能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