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奋斗在苏俄> 797 联盟的未来(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797 联盟的未来(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就以斯大林同志为例,因为他在联盟和党内的个人威望足够高,所以,他在政治局内就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其他的政治局委员很难在某个重大议题上与他唱反调,因为一旦政治局内部的意见无法统一,相关的问题就会拿到中央委员会里去讨论,到了那个时候,斯大林同志就可以凭借着强大的个人威望,在中央委员会中凭借着诸多中央委员们的支持,将政治局内的反对派踢出局。

  斯大林同志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因此,他在政治局内就可以实现掌控全局的目的,在刻意营造出来的平衡局面下,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对他构成挑战。

  而当国家领导人换成马林科夫的时候,局面显然就完全不同了。与斯大林同志不同,马林科夫在联盟和党内没有足够的个人威望,因此,他难以通过个人的能力,压服政治局内的各方势力,而若是将有关问题提交到中央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的诸多中央委员来做表决的话,他又无法保证获得过半数的中央委员们的支持。

  总而言之,缺乏个人威望的马林科夫,即便是出任了国家领导人的职务,其在这个位置上的处境,也是比较尴尬的,他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就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这个合作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本,同时呢,在党内和联盟内部的个人威望,还要同他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这个合作者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本,他对马林科夫来说就没有用处,反之,若是他在联盟和党内的个人威望高于马林科夫,那么双方的从主地位就不是那么好确定的了。

  只有通过与这样一个合作者的联合,马林科夫才能保证自己在政治局中占据优势地位,才能保障自己所提出的方针、政策,能够在联盟内部得到推行。

  维克托能够看得出来,未来的马林科夫是必然要走这一条路的,或许,他在很久之前便已经明确了这条路线了,其与贝利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就是基于此而来的。

  而从马林科夫的现实情况,再结合日丹诺夫同志的实际情况,维克托还想到了一点,那就是斯大林同志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的思路。

  在日丹诺夫同志还没有病逝之前,斯大林同志对接班人的选择,应该是希望找一个和自己相类似的强势人物,而这个人无疑就是日丹诺夫同志。作为列宁格勒派的领导人,日丹诺夫同志在党内、联盟内部的个人威望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卫国战争之后,随着联盟对列宁格勒大围困的大肆宣传,全联盟的人都知道了列宁格勒在卫国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质,自然也都知道了列宁格勒领导人日丹诺夫同志的过人之处。

  实事求是的说,战后在全联盟范围内对列宁格勒事迹的宣传,除了有日丹诺夫同志的授意之外,未尝没有斯大林同志的支持在发挥作用,说白了,那样的宣传在根子上,就是为了给日丹诺夫同志造势,树立起他的个人威望,以便将来在接替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人位置之后,能够很好地引领联盟继续向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