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 679【皇帝的愤怒】(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679【皇帝的愤怒】(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笔下文学新笔趣阁
  

  360两。宋代的最高工资,反而是从一品宰相,正工资300两,全额月工资可达900两。

  宋代也就宰相是那么高,算到六部尚书时,正工资已跌至60两,全额月工资

  180两。

  而宋代的末流官员和小吏,在朝廷消减官俸之后,不靠贪污甚至养活自己都难。

  赵瀚给全国官吏定的工资,比大明更高,比宋代更低。与此同时,对小官小更更友善,小官小吏们的月薪,比明代和宋代都更高!

  不过跟我大清还是不能比,一品总督正工资180两(年收入),养廉银(年收入)给整出16000两就特么离谱。

  像刘铭传做台湾巡抚时,每年正工资155两,比大明官员还低,养廉银却高达一万两!

  养个屁廉,该贪还得贪,清朝官员最喜欢去四川。

  因为清初四川荒无人烟,朝廷为了鼓励开垦,四川的田赋定额最低,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田赋定额低,就意味着盘剥空间大,清朝官员到四川上任,都是苛捐杂税往死里压榨。在四川做一年官,抵得上在其他地方干好几年。

  再说大同朝廷的从龙功臣,不仅赐予土地,而且陆续补上了商业利益。或者是矿山经营权,或者是商业专营执照。为了防止勋臣扰乱商业秩序,一般赐给他们小范围的终端专营执照,比如在某个城市经营一家盐店、烟店。

  就像李鹄种,便拿到长安县一家盐店的经营权。名义上只有五十年经营期限,

  但这只是便于朝廷掌控,到了年限还可以续期,不犯事又有谁会来收回?

  整个西安府城,只有寥寥几家盐店,李鹄占了其中一家,每个月都能躺着赚钱的。而且随着陕西人口增长,省城居民也越来越多,李鹄的盐店收入也会持续增加。

  算上田产、俸禄、爵禄、盐店利润,李鹄翀每年的收入,大概在1200两左右。此外,北方冬天有炭火补贴,平时春秋两季会发全套衣服,平时在衙署吃饭也是免费的。随着今后人口增多,他的盐店收入就越高,年收入直接翻倍都很正常。

  而且这货还年轻,即便伤残转为巡检官员,但依旧可以继续往上爬,退休时升迁到正三品都有可能。

  这样的人,就算私下养十个小老婆,也是完全养得起的。只要不强抢民女,不搞得天怒人怨,谁他娘的又会去调查他?

  “是不是我多纳了几个妃子,勋臣们就上行下效要享受了?”赵瀚没来由的问了一句。

  徐颖也回一句:“陛下的后妃,还没某些武将的小妾多。”

  徐颖意有所指,赵瀚也不问是谁。这种事不好进行清查,甚至认真查起来,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反而觉得皇帝对功臣太刻薄。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强抢民女,只要你情我愿,文武官员纳妾的事情,一向都是民不举官不究。

  因为就算查了,赵瀚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总说后宫三千佳丽,如今赵瀚的紫禁城,女官和宫女加起来,数量已经增涨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