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 874【平南军民府】(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874【平南军民府】(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81中文网
  

  同时,又残留着东吁王朝的政治规则,比如国王有权派遣税务官,到各个领主的地盘收税。东吁王朝是国王与领主五五分成,而新建的孟国,国王最多只能拿走四成,剩下六成税收都得归领主所有。

  缅甸的势力划分,差不多就这样定了。

  克钦族还在刀耕火种,而且很多被划到中国境内。克伦族分布很广,但也显得很散,一部分也被划到中国境内。

  缅族彻底沦为被统治民族,这个雷迟早要爆,就看傣国和孟国能镇压多久。

  孟国定都勃固,傣国定都阿瓦,两国的国境线,划在卑谬北边的马奎一带。

  孟国的国土面积要大些,而且有很长的海岸线,适合贸易经商,但大部分稻田只能一年一熟。

  傣国虽然国土面积更小,且完全是内陆国家,但这里的很多稻田,可以做到一年两三熟。

  另外,缅甸的仰光地区,割让给中国建立港口城市。

  泰国的泥海(曼谷),送给中国建立海港。

  此时的曼谷,只是个小渔村。从曼谷到大海,到处是红树林和沼泽地,所以才被当地人称作“泥海”。对暹罗而言,把曼谷送出去也无所谓,就是稍微有些膈应而已,毕竟中国会在那里驻军。

  大同军陆陆续续撤走,在阿瓦留了一个师,在仰光留了500士卒,在曼谷留了500士卒。

  朝廷组织的首批移民,优先送去仰光和曼谷。都是从广西、云南移来的,相对更能扛住炎热湿润的天气,数量也不多,一两千人而已。

  缅甸和泰国境内的汉人,却自动朝这两个港口迁徙。

  特别是暹罗汉民,半年之内,就有三千多人搬到曼谷,成了那里的绝对主体民族。在朝廷的帮助之下,一些汉民开垦沼泽种地,但大部分汉人是挤在港口经商。

  等待三个多月,朝廷的命令终于送达阿瓦。

  赵皇帝和内阁同意将领们的请求,吞并孟养司、木邦司、车里司、孟艮司、孟连司,并且吞并安正国城(新古)及以北的部分中缅甸土地。

  其中,孟养司、车里司、孟连司、木邦北部,全部划归云南省并改土归流。

  孟艮司、木邦南部,还有新并的中缅甸地区,设置平南军民府。丁家盛战功卓著,担任平南军民府长官。

  “军民府”是明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土司、官府、汉人、少数民族混杂。

  明初设立的军民府,几乎全是土司。明代中前期的军民府,大部分都不是土司。明代中后期,开始大量废除军民府,同时伴随着改土归流。

  现在朝廷设立“平南军民府”,也是一种混合行政区。

  因为实际情况复杂,原则上实行军管,最高长官由武将担任,防备当地百姓叛乱。同时,又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区域,划分州县由文官统治。更原始偏僻的地方,容许小土司存在,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改土归流。

  比如山区的克钦族,连绵起伏的大山,而且还在刀耕火种,怎么可能派文官去治理?只能任命克钦族头领做小土司。

  至于为啥让丁家盛执掌平南军民府,而不是资历更老的黄幺,纯粹是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安排。

  丁家盛是自练《大同集》的秀才出身,在收复云南的时候,就故意留下某些边境不打,为朝廷征讨安南做准备。在蒲甘城的时候,又知道送还贝叶经,利用和尚收买人心,明显拥有治土安民的才能。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