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处】(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处】(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81中文网新笔趣阁
  

  赵瀚笑道:“国库现在是财部总管,跟你户部没多大关系,你着急国库空虚做什么?”

  郭舜禹哭丧着脸:“可移民却是户部在管,从中枢户部,到县衙户科,官吏全都疲惫不堪,一个人当好几个人用。移民所需的钱粮,都需要跟各个衙门接洽,从申请、审核到批复,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移民从原籍遇到新籍,全是户籍部门在管。稍有出错,动辄要吃挂落。上头又有财政、银行衙门盯着,时不时还要应付钱粮审查,还要配合督察院的监察。”

  这是来叫苦的,负责移民的官吏确实很累。而且移民钱粮被层层监管,小贪小拿不会出问题,稍微贪得大些就容易暴露,说起来油水丰厚,其实是风险极大。

  赵瀚说道:“移民暂缓吧。”

  郭舜禹下意识想继续劝谏,突然发觉不对劲,咋皇帝如此轻易就同意了?

  赵瀚说道:“要打大仗了,腾不出钱粮去移民。”

  近几年的财政非常诡异,国库收入不断增加,却总是存不起来多少钱粮。

  一是提高了官吏的工资,二是教育开支不断增涨,三是提高了地方留存税款的比例,四就是移民费用持续性猛增。

  以前向山东、河南移民,老百姓的积极性很高,踊跃报名的非常多,移民开销也不是很大。可目的地换成更北方以后,老百姓就不那么热情了,越是偏远苦寒之地,就越要提高移民的待遇,每个移民所需的费用打着滚儿上涨。

  赵瀚继续说:“此战之后,不会再大规模移民。但小规模移民不会停止,河北、辽宁以北的蒙古地盘,很多地方都是适于耕种的。每年须得迁徙一批汉民过去,如此才能巩固边疆。”

  “陛下圣明!”

  郭舜禹连忙拍马屁,只要别再大规模移民就好。

  官员们抱怨归抱怨,但也都知道,移民工作是必须的。就像明朝初年,很多地方都被打烂了,朱元璋同样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移民安置。

  比如山西洪洞县,就是明初的北方移民转运站。

  当时全国各地的移民,被送到洪洞大槐树下登记,确定最终的安置地点再转走。几百年之后的现代社会,那里成为数亿国人的寻根圣地,都说自己的祖籍在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明代的大槐树移民,整整持续了五十年,朱元璋死了都还在继续!因为明初的财政有限,还要忙着打仗,无法短期内大规模移民,只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小规模进行。

  这个时空,估计会出现另一个集体记忆。

  前往北方的移民,除了辽宁是坐海船,其余全都要在徐州集散,徐州将会成为无数人的梦中故乡。

  ……

  “驾!”

  南京东郊,皇家马场。

  这段时间是对外开放日,许多百姓前来游玩。就算没钱租用马匹骑乘,也能买门票进去看比赛,甚至还出现了博彩现象。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