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 458【认怂的钱谦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58【认怂的钱谦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ddxsku81中文网新笔趣阁
  

  王阳明、罗钦顺,一个心学,一个理学,其实殊途同归。

  他们的理论,在明末被结合起来,于是诞生了黄宗羲、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

  赵瀚这个反应,却让大臣们很沮丧。

  他们还想继续给皇帝讲经呢,有幸参与大同第一场经筵大会,百年之后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结果李邦华只说一句话,皇帝就表示自己明白了。

  这让大臣们怎么继续讲下去?

  钱谦益、张溥等翰林院成员,这次也被叫来开会的,毕竟事关文庙祭祀,学者们都应该参与。

  钱谦益、张溥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意外。这个造反起家的皇帝,果然不是朱元璋那种泥腿子,而是真正研究过理学的人。

  明代的进士,都有可能不知理学为何物!

  因为只读四书五经和注解,对于理学的认识还很零散。你得去读二程、朱熹的著作,才能系统的掌握理学,这对大部分士子而言是不可能的。

  赵瀚在含珠书院时读过,而且是高屋建瓴的去读,以一种探究和审视的角度去读。

  不需要记得细节,只需要掌握整体框架和核心观点。

  在赵瀚看来,仅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理学就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

  赵瀚继续审视名单,群臣则坐在那里默默等待。

  终于,赵瀚放下朱笔,对女官说:“传诸群臣阅览。”

  一个一个传阅下去,有人皱眉,有人欣喜,有人疑惑,但都没有出言反对。

  因为他们最想抬入文庙的贤哲,已经被赵瀚保留下来,没必要因为个把人物跟皇帝抬杠。

  只不过,写《史记》的司马迁入选,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为何落榜?

  倒是赵瀚亲自添加董仲舒,让人觉得情理之中,又似乎在意料之外。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他独尊的只是公羊派儒术,以公羊派儒学为核心,添加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后世两千年的中国社会。

  钱谦益看看名单,又抬头看看皇帝,苏武居然也能进文庙?

  张溥有些坐不住,起身拱手道:“陛下,沈括入选文庙倒也罢了,这郭守敬乃蒙元臣子,怎能入我泱泱华夏之文庙?”

  赵瀚说道:“大明的《大统历》,不过是在郭守敬《授时历》上略微改动。今之天文、水利学问,也多有沿袭自郭守敬,数百年来惠及亿万百姓。为何就入不得?”

  “出仕蛮夷,不可入文庙,”张溥说道,“否则的话,若伪清得了天下,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之辈是否也可入文庙?”

  赵瀚解释:“郭守敬入选,皆因其学问造福后世,范文程这些人哪里比得上?”

  张溥说道:“陛下,天下万民,可不看学问。”

  赵瀚沉默良久,叹息道:“算了,便将郭守敬勾除。”

  又是一番讨论,名单不再更改,大致遵循立功、立德、立言三个准则。

  像海瑞这种清官,苏武这种忠臣,便是以立德入选。

  敲定文庙祭祀名单,牵扯文人比较复杂。

  武庙名单就简单得多,赵瀚爱选谁便选谁,岳飞、于谦、戚继光都被请进去。而且,一直没入武庙的岳飞,直接被赵瀚定为武庙十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