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 133【兵不血刃】(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33【兵不血刃】(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81中文网雅文小说ddxsku新笔趣阁
  

  “就这样等死?”王调鼎问道。

  “人生艰难,惟一死而已,”杨兆升无比淡定道,“赵贼何时破城,老夫便何时殉国。”

  这知府当得真牛逼,没有本事剿贼,早就等着自杀了。

  王调鼎懒得再跟知府扯淡,他跟府同知、府通判一起,开始调集衙役守城。又去劝说城中富户,让富户出钱出力,怎么也要把城池守住。

  那些富户更有意思,全都闭门不见客。

  咱们之前说了,大部分居民在城外,城内的居民很少。去年冬天,城内富户就见识过反贼,知道赵贼不会抢粮抢钱,只是逼他们释放家奴而已。

  既然钱粮无忧,那为何要反抗?

  王调鼎满腔愤懑和无奈,重新回到城楼,却见反贼的舰船已然北上。

  那是李邦华带兵去吉水,回到自己的老家分田,也算赵瀚给老李同志卖个面子。

  在李邦华的主持下,吉水县那些地主,能不杀肯定不会杀,前提是老老实实配合分田。同时,有李邦华的名声感召,有黄幺带兵镇压地主,想必许多读书人会主动投效。

  当然,害怕李邦华心软,陈茂生、萧焕也跟去了。

  老李若是不愿杀人,他们两个可以帮忙。

  至于赵瀚,则亲自坐镇白鹭洲,把书院围得严严实实。

  又派兵到城外维持秩序,接着出钱募集游民,到城西去填平洼地。

  城西原是大校场,供吉安千户所练兵,渐渐的一个兵都没有了。普通军户,全部变成农奴,校场附近兴起许多民居,能种田的地方用来种田,不能种田的则淤涝变成洼地。

  “反贼在作甚?”王调鼎问道。

  心腹文吏说:“维持城南治安,拆除城西民居,填平洼地重新做校场。还有许多人去了更西边,看来是要给军户分田。白鹭洲书院也被围了,反贼没打算即刻攻城,不过肯定不会再走就是。”

  其实,王调鼎也看出来了,只是心里不愿意承认。

  王调鼎快步奔向南城楼,发现城外码头井然有序。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商贾都不怕反贼,他们知道赵瀚不会胡乱抢劫。

  突然之间,城外传来欢呼声。

  王调鼎悬筐派人下去打探,探子回来报告说:“县尊,赵贼贴了安民告示。而且……而且今年商税全免,门摊税从明年元旦起征,按崇祯元年的税额征收,废除崇祯以来的历年增税,商户应征的杂税也全部废除。”

  “好个赵贼,真会收买人心!”王调鼎浑身无力,傻傻看着正在欢呼的城外商户。

  之前还是分田讨好农民,现在又降低门摊税讨好商户,除了大地主谁还会抵抗赵贼?

  其实无所谓讨好,门摊税已经够重了,废除崇祯朝的增派非常合理。

  数日之后,城西洼地已经平整出来。

  附近民居也被拆除,赵瀚不但照价赔偿,还帮拆迁居民在更西边重建房屋。

  继而,吉安千户、副千户,全家被发配去劳动改造,扔进大山里烧木炭和石灰。他们侵占的军田,悉数分给普通军户,全体军户都转为民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