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不上什么用处,只是你六姨近日来了封信。”
高平摆出一副用心倾听的姿态,她现在自然和过去不同了,虽然说不上对高家了若指掌——那也不可能,旁门枝干不知道有多少人,她若真能都记住,也可以做这个时代的电脑了。
不过一些主要的、有直系关系的亲属,当然是知道的,比如现在高太尉所说的六姨,她就知道是和自家母亲同母异父的那一位。
那位六姨,几十年来都平平,当年因为年龄小,也没被派到京城,后来在读书上也没有读出什么,虽然说有个举人身份,但像他们这样的世家直系子弟,举人实在是太不算什么了。
再后来这位六姨也没有当官,就一直在通州打理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家族产业,说好听点,是给家中帮忙,难听的,就是家族的蛀虫。
不过,她却有一个很出色的女儿,就是此时正在京城的高乐思。
“母亲想支持高乐思上位?”
高太尉突然提到这封信,又说到那个作坊,那想来是要把那作坊交给高乐思打理的,这可以说是对她的支持了。
“只是大姨那里……”
高平的大姨高博开,可以说是高家真正的家主,高太尉虽然是这一代高家中官位最高的,但毕竟在京城,而高家的势力、产业却大多在通州,因此虽然名义上,高太尉是高家家主,但是对高家中,产业的掌握、势力的把握,却不见得能比的上高博开。
当然,在这方面,高太尉也没有太多的心思争取,她毕竟远在京城,要想全盘掌控,不是不可以,但是,那就令人厌恶了,更何况,她下面还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何必做事不留余地?
高乐思是高博年的女儿,而高乐宇则是高博延的庶女。
高博延是高太尉的二姐,当年可以说是最有希望继承家业的,高平所知的不多,但也知道自己的那位二姨,几十年前也是很叱咤风云的。
但是,她犯了一个所有政客都容易犯,但却最犯不得的错误,那就是站错位了。
最后她支持的那位宗室在那场位置的争夺中落败,而她也随着在京城消失了。
高平所知道的是,自家的这位二姨几十年来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好像是一直在做学问,但也不和外人交流,因此在士林中也没有任何的口碑。
有着这样母亲的高乐宇,好像还比不上高乐思,但是,她的背后还站着高博开。
大家族,就算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真说到亲情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少,但是,一般来说,一个父亲的,总要比异父的更亲近一些,而高博开和高博延就是同一个父亲。
因此,虽然表面上看,高乐宇和高乐思处在同一个起点上,其实两人的环境并不是公平的。
高太尉冷笑了一下:“我倒是没有想过要支持哪一个,只是你家大姨有些不守规矩,将京城的粮铺交给了高乐宇。”
高太尉所说的粮铺,几乎所有的大家族都有。
世家地多,出仕的也多,朝廷一般发饷,都是多少稻子、谷子、各种的绢稠,煤炭——过去一般按品级发银碳、黑炭和柴禾,而现在更多的则是发银碳和黑煤。当然除了这些,还会再有若干的银两铜钱,只是在京城也就罢了,在地方上,银两更多的是配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