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成了始皇帝的系统> 第四十八章 夷入华夏者皆华夏,华夏入夷者皆为夷也(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八章 夷入华夏者皆华夏,华夏入夷者皆为夷也(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陛下,大秦固若金汤,诸夷望秦兴叹,必将目光投向别处。”

  “臣曾有幸见过一位流浪商贾,听闻极西之地,邦国林立,土地广阔,物资丰富,乃绝佳乐园。”

  “此地西出甘陇,越过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胡狄得之如虎添翼,必成大秦心腹之患。”

  “大秦得之,必将国力更上一层楼,丰秦之富饶,以困胡狄之贫瘠。”

  “臣请奏陛下,愿领兵五万西进,为大秦千秋万世再创不朽功勋,以庇荫泱泱华夏子孙后世福泽无穷矣!”

  王贲目光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拱手一拜道。

  卧槽,看来自己小觑了秦朝人啊!

  后世史书上说,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才知道西域飞地。

  可如今看来并不尽然吧!

  毕竟史书终究是人写的,而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

  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流浪商贾,说通俗点,就是现代的倒爷。

  从关中获取一些外族稀缺的物资,不远千山万水去倒卖。

  再从关外弄些中原稀缺的东西,两边赚好处。

  一般关外那些贫瘠的地方能有什么好东西?

  无非就是牲口与矿石罢了!

  曾浩听闻王贲的话,不由给王贲点赞,好家伙,牛逼啊!

  作为一个古代人,能有如此远见卓识,果然非凡啊!

  帝国双壁,今日一见,名不虚传矣!

  若非王贲旧疾猝亡,蒙恬被冤处死,估计就没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了,而是秦国大将血腥镇压叛乱的史记了……

  刘季落草为寇,说不定哪天就成为了县志,某山匪被秦军剿灭,猝……

  西域是个好地方啊!

  那里有御寒的棉花,还有丰富的水果与各种矿。

  若秦人得到了棉花,那寒冷的西伯利亚还会是天然屏障吗?

  维京人,斯拉夫人估计就不用狩猎捕鱼了,而是可以直接领皇粮,去修西方长城了……

  后世人都调笑如果始皇帝有了地球仪,就可以一统世界了。

  当然这只是调笑的玩笑话罢了!

  毕竟战争并不是纸上谈兵,先不提能不能打赢,庞大的后勤,遥远的路线,足以拖死任何一个国家。

  哪怕二千多年后的强大帝国,拥有无数坚船利炮,飞机火车,陷入一场持久的战争,也会被拖到筋疲力尽,分崩离析。

  当然在这种蛮荒时代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这是一个只论武力至上的时代,不用顾忌世人的指责,因为死人是没办法向这个世界索要公平正义。

  当然也不会有人来伸张什么公平正义,强者制定一切规则。

  屠城灭族那都是挑起战争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而已,只是看强权者想斥之于血腥恐吓,还是想施舍怜悯仁慈罢了。

  需要后勤,那只是因为君王需要一场公平公正,不让天下人口诛笔伐的战争而已。

  否则以战养战,哪里还需要什么后勤?

  当然这种战法,还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战后,得不到什么利益,无非是一块废墟荒城罢了。

  否则攻破一座城,就化作了死地,那还攻城做什么?

  典型损人不利己,所以文明与蛮荒的分界线便源于此。

  蛮荒世界,那就是不断的征服掠夺,直至整个世界化作黑暗之中的废墟。

  而文明世界,征服一块地方,所带去的是无限光明与文化融合,战后新生重建,则为一统。

  华夏文明之所在,其中精粹便是与当地土著融为一体,学其所长,去其所短,授之以理,共存共生,荣辱与共,兄弟同胞,血浓于情也……

  夷入华夏者皆华夏,华夏入夷者皆为夷也。

  自虞夏,始商周,终于秦,入华夏之夷者,数不胜数。

  夏合东夷,商并鬼方,周融百夷之国而开万世之礼。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