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明世祖> 第128章:太子想要尊孔复古(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8章:太子想要尊孔复古(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
  《文政杂谈》上的大辩论,一直延伸到了景泰七年的三月份。

  因为投稿、挑选、刊登都需要时间,再加上有朱见济在背后授意的“大搞特搞”,便引起了多方智者的超强对线。

  王文起初,虽然是被小太子指点去发的文案,但搞到后面反而乐在其中,用实名在上面疯狂的刷文。

  王简斋同志恨不得把这些年里因为而守旧派添的堵统统释放出来。

  而他的实名对线,也引来了一些企图讨好他的人。

  毕竟王文,可是别号“天官”的吏部尚书!

  在考成法普遍推开,地方官吏都需要频繁到吏部走流程升降职位的时刻,王文有多么吃香,自然可以想象。

  以前当官有一种“终身制”的意味,谁让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不力,有一些摸鱼的官员便混迹其中,只要做的不太差,就能当官当到死。

  虽然也有考核,但谁会给你卡的太紧?

  送点钱走个后门,考核也就及格了。

  但现在不行了。

  小吏们能不能分去一个好地方当官,也得看吏部的意思。

  所以他们需要舔一下王文,希望他能对自己高抬贵手。

  与之相对的,反对派也加大了力度。

  这让通政司的人在这几个月里不停的加班,疯狂排版印刷报纸。

  但是他们很高兴。

  作为一个地位并不是很高贵的部门,通政司很久没有享受过如此的重视和充实了。

  更重要的是,加班有加班费。

  在小太子的号召之下,大明朝给员工发工资终于变得大方了起来!

  《文政杂谈》的版面越做越大,内容越写越多。

  京城里认得字的人,也养成了隔几天买一份报纸的习惯,想看看上面的贵人又打了什么嘴炮。

  毕竟京城首善之地,可是大明的潮流前线,接受新事物比其他地区要迅速很多。

  再加上朱见济在直隶搞了快一年的农庄,前期疯狂的补贴下去,让庄里的人适应良好,对于朝廷的拥戴上了一个新台阶。

  老百姓是很乐意去支持东宫出产的任意物品的。

  三月中旬,

  随着王竑等人从曲阜返回,带来了孔家的最新消息,朝廷也正式出面,为大辩论画下了句号——

  小太子亲自写了篇文章,发表到了《文政杂谈》之上。

  东宫神童之名早就流传天下,但朱见济此前并没有向世人具体展示过他的文采。

  于是刊登有太子实名文章的那一版报纸迎来了开办以来的最高销量,不少人将之请回去仔细欣赏。

  “世人称孔子之贤,常举《春秋》,论及门徒……此言已然泛泛。”

  “然孔子有教无类,开天下教化之门,明华夷之辩,正人伦之理,亦是大德,不可略之!”

  ……

  文章通篇看下来,文字并不华丽激昂,而且观点和传统的“孔夫子论调”也有所出入,但小太子直入主题,详细举例,辩证分析,的确让文章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朱见济以大明储君,皇帝认可的皇权代理人身份,肯定了孔子的贡献,表示在经历了孔家之变后,朝廷的态度还是不变,仍旧会“尊孔重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