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债王到资本王者> 第三百四十二章 联合置业(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二章 联合置业(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ddxsku南派三叔
  

  既然在国外生产,成本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如果爱立信实力很强,钱花不完,或许能与沈度拼一拼价格战。

  但是,这种赔本的买卖能坚持多久,那就很难说了。

  反观沈度也不是赔钱,只不过是微利而已。

  低价战略也要分谁玩,放在别人身上不可持续,放在沈度身上则玩得起。

  既然沈度不想借助手机赚大钱,持久性不必质疑,双方抗衡时间越久,爱立信一方损失越大,最终结果就难说了。

  沈度的生产线全都在内陆,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材料成本都具备优势。

  所以说,干翻爱立信也在预料之中。

  投资十亿二十亿人民币,放在沈度这里还真是九牛一毛。

  只要企业不亏损,能保障正常运行,一切都不是问题,用不着考虑利润大小。

  至于回收研发投资,屁,用得着吗?

  遇到这样的亡命徒,爱立信想不悲哀都不可能。

  整个下半年,江东制造公司所采购的设备源源不断入场,储存在临时仓库中。厂房还在建设过程中,大规模设备安装还要等一段时间。

  相关培训工作早已经开始,马达西奇公司派遣的大批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陆续抵达,在临时搭建的校舍中展开相关科目培训。

  实话说,这一次沈度真的赚大了。

  这些学员可不是普通人,有来自各大院校专业教师、从科研单位抽调的研究人员,设计人员,还有从沈飞、陕飞抽调来的,又有航空以及动力系统专业学校的毕业生,总之五花八门。

  这样做当然有目的,都是内行,稍加培训就能独当一面。

  如果来的都是生手,何年何月才能达到制造水准?

  培训基地建设可不是短期行为,沈度野心很大,想法很多,在完成了培训任务之后,想把这里建成学校。

  但是,这件事没有先例,国情也不允许,那就办成公司内部学校。

  总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也不仅仅限于航空以及动力专业,还有些特殊门类。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旦江东制造公司开始运行,必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

  比如特殊材料,精密加工等,有些顶尖门类江东制造公司自己想办法解决,大多数配套工程都是来自于其他公司。

  除了钱是沈度自己出,看这架势属于举国之力相助啊。

  有这样的结果,其实早在沈度预料之中。

  毕竟这个短板非常重要,一旦补齐了将是一大飞跃。

  现在除了五洲路以北到处都是工地,就连南面也都是工地,尽管远离市区,看上去比江东新区都要繁忙。

  在外人看来,这大概是东海重大项目建设。

  但是,弄出这么大动静,只要级别足够,必然知道那么点内情。

  很多人都想见一见沈度,但是,这家伙躲在南港一时半会儿见不到。

  有些人觉着付出不到八亿米金换来如此大项目,其实挺划算,这家伙不是出钱收购对方,而是搞什么所谓的援建,绝对是奇思妙想。

  当然,前提是你的造出来。

  这就想多了,造不出来的话,沈度也不会付钱给对方。

  至于说是否划算,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毕竟对方只是派遣人员相助,所有的投资建设都需要沈度自己掏钱。

  至于说钱给的多寡,对方穷的吃不上饭,凭什么多给钱?

  多给钱就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扶贫工程,那是联活国的职责,与沈度何干!

  沈度喊出了百亿人民币投资规模,却也不是瞎喊。

  九十年代的设备,肯定要比马达西奇公司设备先进多了,花钱自然也要多的多。

  至于最终花多少钱,那就难说了。

  没有人知道沈度到底有多少钱,但是,看这家伙砸钱的猛劲,确实很疯狂。

  其实沈度心里有数,这点钱放在他这里真的不算什么。

  咱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有钱。

  赚钱的目的,也是为了用钱堆出一批尖端行业。

  这年月钱的价值要比八十年代确实毛了一些,但是,相比将来现在的钱还是很结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