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五百年> 第153章 神兵利器(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53章 神兵利器(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

  骆甲和杨喜率军回到了咸阳,子婴在朝会上接见两人,让两人跟众臣说说深入韩地后的经过。

  谈及在韩地大肆破坏,韩军却毫无办法,臣子们都笑了出来。

  杨喜道:“陛下,那些韩国官吏可害怕了,各乡衙的官吏,见到秦军,就像碰上鬼一样,老早就躲得远远的。”

  少府丞刘栋道:“韩国由张良说了算,皇帝就是傀儡,我秦军骑兵在韩地肆无忌惮,那就证明张良无能。”

  尉缭道:“事实上,张良在韩国的威望已大受打击,远远不像大战前那样被许多老百姓拥戴。”

  子婴道:“杨校尉,你再说说如何打败韩军骑兵。”

  杨喜再具体说出来。

  外表粗狂的他,是个直性子,把经过原原本本说出来,既没有加油添醋,也没有刻意隐瞒。

  即使没有经过人工加工,这个战斗经过和结果,已足以让朝臣们兴奋了,麒麟殿内,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有人称赞骆甲善于指挥,善于创造机会,也有人称赞杨喜、两个都尉,以及秦兵作战勇猛。

  子婴道:“骆甲将军、杨校尉表现都很少,立下军功。待会留在这里,一起用膳。”

  这次入韩,两人都有立功,但还没有到升爵、升职的程度,在军功薄记录着。

  用膳时间到了,皇帝和臣子们在麒麟殿用膳,杨喜单独一桌,有幸在这一起吃饭,既兴奋又紧张、拘谨,原本吃相不太好的他,表现得斯斯文文。

  散朝后,骆甲、杨喜、陈平留下。

  子婴道:“杨校尉,赵佗将军让你跟韩地百姓说的话,你都说了吧?”

  杨喜道:“回禀陛下,臣进入过许多百姓家中,跟韩人说过多次。有些人始终对我军敌意,有些韩人听到臣说的话后,觉得有道理。”

  子婴命杨喜、骆甲退下。

  陈平道:“陛下,根据在韩地探子传来的消息,韩国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已有许多人对张良不满,尤其是洛阳一带的人,怨恨张良者甚多。”

  子婴点头道:“张良就是凭借掌握的权力死撑着,跟大秦为敌,早晚死路一条。”

  十一月底,子婴跟往年一样,对各郡县上计薄一一过目。

  这一年多来,虽然经历五国攻秦,军人战死超过十万,秦国人口依然有少幅度增长,

  截止到大业三年年底,秦国总人口为655万,只是因为战争,造成成年男丁人口有所下降。这只是略为下降而已,在这历时一年多的战争中,虽然战死十万,但又有男丁年龄达到从军年龄。

  减去工匠、官吏、残疾人、老人,目前十七岁以上可从军的男人为四十八万,如果加上十五、十六岁两个年龄段,为六十三万人。

  陇西郡的上计薄里报告,在陇西南部,因为战争迁到关中的人,有六成愿意返回家乡,也有少数人选择到新设立的西和县。

  因为战争造成耕作的男丁不足,去年总体的粮食收成,只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八成五。

  原本夜郎国地区的南广县、平夷县,驻守当地的士兵,有许多已娶当地女人为妻,

  当地的土著人,有许多已学会了秦文、熟悉秦律,被任命为当地基层官吏。

  这两个县政绩都很好,已有效促进民族融合。

  况且,这两个县都生产枸酱、枸酱酒,深受秦人的喜爱。

  子婴提笔书写,对两个县进行表彰。

  如果没有意外,再过一至三年,这两个县的县令都会被提拔。

  综合所有报告来看,内史区的咸阳令成绩最差,现任咸阳令,是原咸阳令阎乐的接任者,已是快六十岁了,子婴打算让他退休。

  为此,子婴把尉缭叫来。

  “咸阳令该换人了,丞相可有合适人选?”

  尉缭道:“臣认为,少府丞刘栋、象郡郡守马宣皆可。”

  子婴对于以前拍过自己马匹、后来又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刘栋影像比较深刻,决定将刘栋升任咸阳令。

  又再问道:“谁合适接任少府丞?”

  尉缭道:“韩生可接任。”

  子婴在现代时,记得韩生这个人。

  在历史上,项羽入咸阳后,秦人韩生投奔项羽,向项羽献策留在咸阳。项羽一意东归,便一口拒绝了。

  后来韩生有所抱怨,有人向项王举报,项羽叫人把韩生丢进油锅烹了。

  子婴同意,让韩生接任少府丞。

  几天后,子接到报告的子婴,再次来到钢铁兵器作坊。

  “陛下,终于铸造成合格的钢了。”

  邹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带着子婴进入铸造区,在某个位置上,放着数十块钢条。

  子婴拿起一块钢条,用手指敲了一下,声音比较沉闷。

  要是敲击生铁,声音会清脆而悠长。

  邹棠道:“陛下,臣已命人用钢铸造了数把剑。”

  随即,邹棠将两把剑取来。

  仅仅从外观上,已经可以区分铁剑和钢剑不同了。

  子婴接过一把剑仔细观察,剑刃十分锋利。

  邹棠兴奋道:“陛下,用钢铸造出来的剑,比生铁和熟铁铸造的剑要好很多,比熟铁锋利,又比生铁坚韧,不易崩口。只是还得要注意,不能让剑弯曲。臣昨天试过,剑只能小幅弯曲,要不然还是会折断。”

  仅仅按照这样的质量来看,已经比以前好得多了。

  不过,在掌握炼钢技术的基础上,只要再发挥想象力,可以做得更好。

  就拿刀来说,刀刃主要起刺杀、切割作用,所以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因而应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

  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让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

  在南北朝时期的綦毋怀文,对灌钢法进行重大改进,发明了将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的炼钢方法,用这种方法铸造的钢,又被称为“宿铁”。

  后来,綦毋怀文再将钢和熟铁巧妙结合在一起,分别用在合适地方,大大提高了兵器技术,这种技术原理,到现代都还在沿用。

  出来铸造区,进入“办公室”。

  子婴正色道:“邹卿家做得很好,炼成了钢,让大秦军队更加所向披靡,功劳不比去年统兵作战胜利的将军小。朕给你封爵位‘公大夫’,秩俸升为一千石。”

  惊喜之下的邹棠,跪下谢恩。

  他以为只是增加秩俸,没想到还能封爵。他原本是没爵位的,现在一下子被封为第七级,激动得差点要流泪了。

  邹棠起身后,子婴道:“有没有想过,剑刃用钢、剑身用熟铁,以此方法来铸造,剑刃锋利,整把剑又不易折断。”

  经皇帝提醒,邹棠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他是内行人,一听就知道可行。

  “妙,陛下所说之法真妙!”

  在他看来,皇帝真是无比圣明,能想出炼钢之法,又想出这种武器制造之法。

  子婴道:“你先好好试验,等做好之后,秦军许多武器都要改成用钢。”

  邹棠领命。

  回到咸阳宫书房,子婴来回踱步,在思考着相关问题。

  钢制作出来之后,可以制作许多新式武器。

  在青铜和铁兵器时代,军队很少用刀来作战。

  后来,随着炼钢技术完善,打造出高质量的刀,各种不同的刀出现在战场上。

  比如隋唐时期的制式军刀-唐刀,可以用于大规模装备步兵。

  也可以制造有利于骑兵劈砍的马刀。

  子婴思考的,主要是骑兵问题。

  炼钢技术成熟后,秦军武器会全面变革,带来质的飞跃。

  不仅仅是步卒,要是骑兵配备马刀,近身作战,同样会有很大优势。

  但有个前提,必须有马镫。

  要是没有马镫,骑兵永远只能是骑射,发挥辅助、袭扰作用。

  但要是发明马镫,敌军骑兵同样会有马镫。

  子婴全面考量起来,要是没有马镫,秦军骑兵对东方六国,那只有数量上优势,最多是有良马优势,没有其它方面的质量优势。

  如果发明马镫,骑兵可以用于冲锋、近身作战,将会对胜负起到主导作用,秦军在保持数量上优势的同时,质量上也会有明显优势。

  马镫一旦出现,所有人都会意识到骑兵重要性。

  但那时候,秦国已先行一步,养出许多良马,训练出十万骑兵,在当初嬴子婴要打造十万骑兵时,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培养骑兵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秦骑兵最少在数年内,都会对东方国家保持数量优势。

  至于质量优势,哪怕匈奴兵装备马镫,但没有钢制兵器,秦骑兵同样会有优势。

  在西汉中期,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采用百炼钢技术打造环首刀,汉军骑兵大量装备了马刀-环首刀。

  正因为装备了环首刀,在近战武器方面优于匈奴,再加上强大国力,西汉才最终将匈奴打败。

  想通了相关问题,子婴已经做出了决定,要让马镫、马掌问世。

  不过不是现在问世,可以像连弩那样,在大战中敌军不知情的情况下,让秦骑兵装备布马镫,秘密训练,然后出其不意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利用这个优势取得关键性胜利。

  至于马刀,先铸造出足够数量,等到装备布马镫时发放给骑兵。

  7017k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