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在前两天,子婴专门派出一批士兵进山狩猎,收获大量诸如野鹿、野牛、野鸡、食铁兽、虎、豹、蛇等等飞禽走兽。
厨子们忙不过来了,派出一些士兵帮忙。
在某个灶台,厨子和士兵一齐忙碌着。
士兵在帮忙洗菜、切菜。
一名年轻士兵在砍着野牛肉,屁颠屁颠道:“我最喜欢吃野牛肉,终于有牛肉吃了!”
他以前是猎人,常进山打猎,要猎杀野牛不容易,野鸡、野兔之类的猎物最多。
现在,他是秦军弩兵。
也有其他同伴,在清理野鹿、豹子肉。
厨子羡慕道:“你杀了四个甲士,不再是行伍了!直接升到‘上造’。还是去打仗好,哪像我做厨子的,一辈子别想立军功封爵。”
士兵兴奋说道:“从军前,父亲给我找媳妇,恰好村子里有个十五岁姑娘,父亲上门求亲,结果被那姑娘父亲嫌弃,那姑娘父亲说,他女儿绝不嫁给行伍。现在我即将是上造了,轮到我嫌弃他了,我要父亲给我找更好的。”
旁边士兵道:“我运气没那么好,只杀了两个甲士。两个也好,‘公士’总好过行伍,明天该封爵了。”
在昨天,全军将士都有接到通知,今天庆功宴,明天正式封爵。
空旷的草地上,摆满了许多桌子。
多数桌子是一什十一人,有什长和下辖的十名士兵。
有些什因为有士兵战死,暂时没有补充员额,不足十一人,要是战死的人多的,两个什拼在一桌。
士兵跪坐在席子上等待着。
厨子们陆续把好酒好菜端上来。
士兵看着桌面上的菜肴,那是前所未有的丰盛。
“这是什么?”
“这是枸酱,还有枸酱酒!”
为了这次庆功宴,大秦境内的枸酱全部被搜刮一空。
厨子把大盘肉端过来时,某士兵问道:“这是什么肉?”
厨子答道:“野牛肉!”
这时期很少人吃过牛肉,耕牛是不能宰杀的,猎人很少能猎杀野牛。
“牛肉、野鸡肉、蛇汤、鹿肉……太丰盛了!”
看着一道道菜,不少士兵嘴馋起来。
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这是他一生中见识过的最好的菜。
军中有明确纪律,这次庆功宴,必须武将命令开吃,士兵才能吃菜喝酒。
超过十万人一起在野外吃饭,从山上向下望去,附近一带草地上,场面何其壮观。
正因为这一带是草原,才能容纳众多士兵。
每桌的酒菜上齐后,嬴子婴上到点将台上,大声道:“大秦将士们,朕跟你们一起,庆祝胜利。”
随即,各个武将领命下去,士兵们开吃了。
子婴同样是在室外草地上吃饭,跟最重要臣子一桌,有陈平、邹离、韩谈、韩信、王元、骆甲、辛韦、范目等人。
在这食桌旁边,还有好几桌坐着军职稍低一些的武将。
凡是达到都尉级别的,都会在皇帝附近桌席,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皇帝。
当然,有很多武将来不了。
比如萧关的李必、函谷关的赵佗、武关的程开、长城防线的李兆。
在皇帝所在桌席旁边,摆着一张小案几,太史令司马汇跪坐在席子上。
庆功宴是大事,司马汇向皇帝提出要求,庆功宴时待在皇帝旁边,以便及时记录筵席所谈内容。
嬴子婴同意了,这是史官的职责,没必要去为难史官。
筵席即将开始,司马汇记录着,大业三年八月二十五,汧县东成乡,皇帝办庆功宴。
又再写下皇帝桌席上的人员名单。
子婴首先举起酒爵道:“能够击败敌军,获得大胜利,有赖于诸位将军,朕敬你们一爵。”
臣子们皆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随后,有内侍给所有酒爵倒酒。
子婴和臣子们,边吃边喝边聊,有皇帝在场,臣子们比较拘谨的。
哪怕皇帝显得比较随和,除非跟皇帝非常熟悉的,谁也不宜畅所欲言,得慎言慎行。
为了调节气氛,子婴吃下一块野鸡肉后,主动道:“韩信,令爱有三岁了吧!”
韩信道:“禀陛下,犬女上个月刚满三岁。”
子婴问道:“打算娶多少个媳妇?生多少子女?”
韩信答道:“回陛下,臣之志,不在于娶多少女人,在于为陛下荡平天下。臣暂时有一妻足也,若能再立大功,打算再纳一妾,若能是大将军,打算娶五个妻妾。”
其他人都吃惊一下,想娶多少女人,还跟立功和军职挂钩,这功名之心也太重了,无怪乎,在刚来秦国时,韩信就口口声声想做上将军。
在韩信看来,要是不立下大功、不能实现抱负,再多女人也没意思。
要等军功大了,军职提高了,才会有这个心思。
在男少女多的这年代,就算最普通的庄稼人都能娶到媳妇。
韩信以前在楚营时任执戟郎中,俸禄相当于百将,娶妻那是轻而易举,他却没心思成家,一直拖成“骨灰级光棍”。
子婴道:“有志气!”
随即举起酒爵道:“朕敬你一爵!”
两人共饮一爵。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种狂妄,同桌还有许多武将在场,韩信是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摆明了说我的能力比你们强。
旁边的司马汇及时提笔记录下来:帝问韩信娶妻妾、子嗣数量,信曰:若为大将军,娶妻妾五人。
皇帝和韩信再一爵酒下肚后,骆甲五指并拢指了一下王元。
“王元将军能征善战,有王翦将军之风,说不准,日后的大将军会是王元将军。”
骆甲有些看不惯韩信的狂妄,故意这么说。
他自问没做大将军的能力,要是能做上“四安”、“四平”将军,已经心满意足了。
高进接口道:“自从王离将军为国捐躯后,上将军之位一直空缺,日后谁能做大将军,还不好说。”
韩信听后有些不爽,不过,也并不记恨两人,他要凭自身能力当上大将军,让大家心服口服。
王元打圆场道:“诸位皆是为陛下效力,若有人能凭军功当上大将军,我为他高兴,为陛下有这样的人才高兴。”
子婴接口道:“只要是为大秦效力,无论是谁立功,朕都高兴!诸位卿家只要有立功,朕定会论功行赏。朕不怕要多给赏赐,只怕无人有足够功绩获得赏赐。为了大秦将来!为了诸位卿家前程,干了!”
子婴举起酒爵,众人皆举起酒爵,一饮而尽。
喝下几杯酒后,子婴起身,逐一给旁边几个桌席的武将们敬酒,还说些勉励之言。
皇帝竟然亲自过来敬酒了,武将们受宠若惊,皇帝能如此重视、尊重自己,武将们都觉得大业皇帝好皇帝、是明君。
太史令又再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在军候吕马童这边,跟部下的十个百将、两个五百主共一桌。
刚开始时,大家为了胜利,共饮一爵。
随后,有五百主提议,吕军候即将升爵升军职了,大家一同敬他一爵。
接着,五百主道:“这次每位百将皆有立功,皆大欢喜。吕军候,日后要多争取出战机会,卑职和诸位百将能否再立军功,要多多仰仗吕军候了!不…是吕都尉!”
他的话,既是真实现象,上级要有出战机会,部下们才有机会立功。同时,又带有恭维成份。
按照军功来估计,吕马童升为都尉是没问题的。
立下了大军功,又被部下恭维,吕马童高高兴兴的,拍拍胸脯道:“好说好说!只要我过得好,绝不会亏待弟兄们!来!干了!”
吕马童举起酒爵,部下们同样举起酒爵干了。
“咳!”
赵军候只喝了小半爵,咳嗽起来。
大家都知道,在场众人,以他的酒量最差。
赵军候一副苦瓜脸,向吕马童“哀求”道:“能不能不喝完?”
吕马童斩钉截铁道:“不行!大好日子岂能不喝酒!快干了!”
赵军候只得“痛苦地”把一爵喝完,又再咳了几下。
在其他桌席上,官兵们同样边吃边喝边聊,气氛热烈。
谈论的各种话题都有,有些谈论谁的媳妇更漂亮,跟媳妇时如何如何。
官兵当中,喜欢喝酒和不喜欢喝酒的、酒量差和酒量好的都有,有些人被喝得当场就趴下了。
这次庆功宴,官兵们都很尽兴。
庆功宴结束后,大家都回去休息。
大片草地上,剩饭剩菜垃圾众多,有上千士兵在清理现场。
这些士兵,都是未参与作战的。
士兵们平常只是偶尔能吃上肉,现场的残羹剩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美味佳肴,有些士兵现场就大吃起来,还吃得津津有味。
就算最后剩下的残羹剩菜,也不会被浪费,会被集中装起来运走,用于喂猪。
大业三年,公元前201年,八月二十五。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八月下旬的天气不热不冷。
这里是昨天庆功宴的地方,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今天是更为喜庆的日子,是大秦将士们最为渴望的日子。
在今天,会公开宣布各人军功情况,正式封爵、升职。
官兵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拼杀,为的就是今天。
正是因为有军功爵,让秦军成为虎狼之师。
超过十万秦兵,骑兵、弓弩兵、矛兵、戟兵、铍兵等军种,以曲、部为基准整齐排列。
嬴子婴登上点将台,放眼望去,人海无边无际,一个又一个整齐的队列仿佛看不到尽头,旌旗飘扬,在风中猎猎作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